第15章 基建爆發(第2/3頁)

第三個是木器,碗勺盆之類的家具,還有很多空置的木頭獨輪車。

然後便是一些小的,碳火、糖鹽之類的小東西。

崔淶裹著靜深送他的羊皮衣服,蹲在一個小火盆前,支著攤位,守著面前貨物。

那是一框糖粉,他幫靜深賣的,他的小妹被征去賣車了,如今玩家們都很欽佩靜深的好運——那麽多流民裏,只有這兩兄妹是能識字會算的,能做巨多的雜事。

很多農人來問過這糖是什麽東西,但一問價格是二十個錢一兩,又紛紛退走了。

倒是旁邊的賣布的十分火熱,很多人都在那買布,沒多久就換走了一筐鐵錢。

除了塢內賣東西的,農人們也自發地賣起一些小東西,有買筐、賣魚、賣爐子、賣繩的,大家不畏嚴寒,就想把手上鐵錢用出去或者多換些錢去買塢裏的東西。

等著他們買的東西差不多了,這才終於有人到崔淶面前,試探性地買了一點糖粉。

有了開頭,後邊買的就多了些,五斤糖本身也不多,很快便出得差不多了。

但最後一點糖粉卻是很久沒賣掉,終於,有一名漢子在他攤位前徘徊了三四次後,問他一次性買了可不可以便宜點?不然他用炭換也成。

崔淶本想拒絕,但在看到那漢子手中的炭火後同意了,但有個要求,想去看看他們的大炭爐。

因為他剛剛才發現,這炭是銀霜炭,無煙、耐燒、火溫要高出其它炭一大截,就算是他們崔家,也只有家住嫡系等人能用。

那漢子同意了。

把鐵錢交給了靜深,他便讓那漢子帶他去了處在河邊下風口處、靠近谷底的河邊碳爐。

然後,崔淶的三觀就被摧毀了。

用耐火泥建成的大爐像一個長鼎,長有十米,寬有三米,高有一米,一隊隊農夫佝僂著背,將從漳水上運來的、被洗過的濕煤倒入爐內。

這樣的爐子,遠比後山的煉鐵爐來得驚人。

他一時有些恍惚。

倒了有半米深後,數十名民夫擡來一個正方形的大鐵塊,鐵塊上裝有七八根麻繩,重重放倒在碎煤上,就是一個深深入的小坑。

七八人彎下腰,提起繩子,其中最矮小的一人吼起:“架起來呦!”

眾人同時用勁,後腰一挺,將繩向上猛提,鐵塊被瞬間甩起,又重重落在煤上:“嘿喲!”

“向前甩呦!”

“嘿喲!”

“小心腳呦!”

“嘿喲!”

“左邊走哦!”

“嘿喲!”

……

碎煤在巨大的沖擊力下被砸平,很快,砸平的煤上又被倒上新的煤層,再經歷輪回,快將爐子填滿。

煤層上方被耐火的泥土蓋住密封,留出氣孔,虞玚細心檢查了一番,走爐下方,看著眼前的建築,眉頭皺了皺,才道:“點火。”

爐下火舌吞吐,他看了一會,走到一邊的房間裏。

這算不上房間,更像一個大棚,周圍被草糊起來,而其中堆放著大塊銀灰色的碳,碳上有無數的小空洞,看著非常漂亮,而墻角堆著一堆細小的碎碳,大小只有拳頭。

“這些小塊的,給下次拿市上去賣,”虞玚指了指,那些碎碳,“剩下的灰,加上黏土,做成窩煤,你們自己分了吧。”

旁邊立刻有人點頭:“是,多謝大人。”

虞玚一走,旁邊記錄炭數的小個子立即跳了起來:“快來,撿煤了。”

在一邊驚呆的崔淶被裹夾著帶到炭棚下,神色有些木然。

男男女女便聚集在了炭室外,一名婦人驚嘆著撿起一塊小煤,對著陽光看了看:“哎呀,這銀霜炭可真是漂亮,幾小塊就能燒上一晚,煙氣極少,我當年在給貴人當下人時,這一斤炭可得抵一匹上好的絹布,只有頂頂高門的姑娘公子,才能這等碳呢。”

“虞大人真是天人下凡,就這麽一爐子碳,怕是抵得上整個洛陽城的用度呢。”另外一漢子拿起細籮筐,用泥細細地將縫隙封住,這才去碰那些細碎的小炭。

“聽說潞城裏的貴人們都願意拿糧食來換這炭,我們這幾日的飯食都是這焦爐煉出來的。”

“不止呢,聽說有了這焦炭,那鐵水煉得可快了,一次可以出上百件鐵犁頭。”

“咱們現在用的鐵錢說也是這麽來的呢。”

“不過為什麽虞大人那麽不高興呢?能一次燒這麽好的碳啊。”

“我聽說是虞大人覺得該建什麽大爐,結果失敗了,嫌棄這爐子小呢。”

“天啊,這都是些什麽神仙啊。”

眾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崔淶卻沒有去撿碳,而是走到一邊撿起先前倒煤時落在一邊的煤塊。

這東西他是認識的,是石炭,也很耐燒,但石炭有毒,其煙極是嗆人,便是最下等的人也不會以石炭取暖,他認識這東西,是因為有人以石炭冒充一種中等炭,險折進去他們家的一位旁支,那旁支少年當時圖便宜,卻險些搭上性命,被引為笑談,也讓他們認識了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