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開始發力(第2/3頁)

對這些流民來說,只要能吃到東西,所求無不應。

林孟楠最近已經有了些種田心得,看他們畏懼又帶著點希望的眼神,分了些活讓他們幹。

事情也不多,大多是把砍下的木材刮皮、用麥草編成席子掛在窩棚前擋風、把山溪挖一條小溝過來做水源、挖個大坑做廁所,規定吃飯前必須洗手等等。

王二還告誡他們:“傷寒疫氣是自水中而染,疫氣在人腸胃中生,順腸而出,出而染水,人飲水入腸胃,便自此生生不息,染盡人畜,只要水不染上疫氣,便能安然無礙。”

流民們好不容易有了一線希望,當然滿口答應,無所不從。

玩家們商量一下,這個月他們已經知道這些NPC土著們有多蠢,然後決定留下幾個人看守,免得他們陽奉陰違。

靜深和林孟楠是提議人,便留下來守第一天。

當然,也不全是守,還要指揮他們修建聚集地——塢堡是平時有敵情時才躲避進去的,平時這些莊戶,都是居住在周圍形成村落,這樣便於耕作,也便於管理。

靜深看那少年做些活做得非常吃力,抗木頭差點砸到手,刮樹皮刮得巨慢,挖溝渠把腳指砸得青紫,忙沒幫上,亂倒添了不少。

這簡直和自己當初開荒時一樣啊!

她看得想笑,又覺得對方有些可憐:“你,過來一下,我有事問你。”

少年蕭索地走來,整個人仿佛都帶著秋風。

“你沒做過農活吧。”靜深笑咪咪地問。

“正是如此,”少年嘆息道,“一月之前,在下並未拿過比碗更重之物。”

他只需要寫得一手好字,談得一口玄理,便能得家人稱贊,旁人拍手了。

“我叫靜深,你叫什麽名字?”

“在下清河崔淶。”少年向她行了一禮,等著對方贊他門第。

但靜深肯定不知道清河崔,只是哦了一聲,才好奇道:“今天看你們很怕傷寒啊,真的有那麽可怕嗎?”

崔淶聞言,正色道:“傷寒之疫,自漢末而起,大疫共有十二次。大疫流串之時,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曹子建曾《說疫氣》便記載‘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額,聽不懂你最後幾句。”靜深是個古文廢。

崔淶笑了笑:“瘟疫來時,無論門地高低,每家皆有逝者,或者死兩三人,或者盡一族滅絕。就說在建安二十二年,傷寒遍及中原之地,是疫,“建安七子”中便有四人染病而死,我清河崔氏本有族人七百余人,十年之中,有大半人皆染疫而去。”

靜深聽得發寒,萬萬想不到這瘟疫竟如此恐怖。

崔淶並未停歇,繼續道:“當時名士何晏尋來一劑‘寒食散’言說能治傷寒,一時間,此物便為高門士族爭相服食,以避其疫,至如今,這寒食散亦是士族不可或缺之物,便是為了阻治傷寒而用。”

靜深皺眉道:“寒食散我聽說過,但這東西真有用的話,這瘟疫怎麽還會傳得到處都是。”

崔淶怔了怔,嘆息道:“可若不服散,疫病來時,又能如何呢?裴頠說‘崇有論’裏,提起‘是以生而可尋,所謂理也,理之所體,所謂有也。有之所須,所謂資也……’”

“說人話!”靜深打斷他。

崔淶面色紅了紅,這才小聲道:“我是想說,只要遵循大道,則可天人交感,疫病遠離。”

只是沒有一番論證,這姑娘肯定不能領會我之深意了。

“你們這是求不了人去求神麽?難怪玄學之風盛行,”靜深懶得聽了,“罷了,你會寫字算數吧?”

崔淶點頭,這是士族必會之物,他自是會的。

“那你就來統計他們幹了多少活,到時按比例分糧。”靜深看他手指修長,一點不像能幹苦力的樣子。

“謝謝姑娘,此恩必報。”

“嗯嗯。”

……

勞累了一天,崔淶領到了一兩個用麥粉做的饅頭,分給妹妹。

“阿兄,為何不請這裏的塢主送我們去河東呢?”狹小的窩棚裏,崔鳶小聲地問。

“我已打聽過了,今年六月,漢王劉淵又自率軍進攻並州太守司馬騰,司馬騰大敗,退守晉陽,向關外拓跋鮮卑求救,”崔淶清俊的面容恢復了一些血色,幽幽道,“拓跋猗迤是代地之主,素來驍勇,而代地苦寒,素來需要中原糧草之助,拓跋猗迤必求晉陽。”

崔鳶瞅了瞅兄長,突然抖了個機靈:“哥哥,說人話。”

崔淶敲了她的額頭:“大戰之中,晉陽必然會招並州殘余兵力北上,到時上黨一路就全然空虛,劉曜必取……好了,就是肯定會中路大亂,就算這裏的塢主帶上百人送我們去河東,也都是送羊入虎口,不是被流民搶殺就是被匈奴掠走。懂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