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3/4頁)

周家禾目前在復活賽已經走到了倒數二輪,即將迎來最後的大賽,比起正賽來說,他的心情已經平和很多。

特別是親眼看到正賽四強出演的廣告、節目陸續在電視上播出,已成定局,復活的選手們反倒更坦然了——

他們跟人家確實是比不過的差距,如果差距只有一點,人會嫉妒,但在差距拉大的情況下,反而就接受了。心裏雖然泄氣,但反過來想想,要是能去四強手下任職學習,豈不是一種進步的機會嗎?!

因此,正有意擴大員工隊伍的麥香館就這樣通過周家禾,收到了眾多選手的求職信。

婁甯在劇組的同時,也始終保持著線上聯絡開會,管理麥香館的經營事項,眼見周家禾那邊進展順利,她便拜托吳姐幫忙一起考察分店選址。

她目前的打算是將小食和正餐的售賣分開營業,分店延續前一陣子小黃小許幾人的營業模式,不接待堂食,只做窗口現賣和外賣。

畢竟這個營業模式得到了實踐的認證,非常吃香,完全可以得到延續;開起小食分店也能為堂食的顧客引流,對餐館和客人兩邊都好。

而麥香館主店則改為接待預訂堂食,全天只做午市和晚市,將招待的客人數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如此一來,既可以為員工們減輕負擔,也不至於讓顧客蹲到腿麻了。

考慮到分店和主店的營業性質不一,吳姐和婁甯都想著就近原則最為重要,方便顧客們順道尋店,如此一來範圍便縮小了很多,再仔細對比一下各方面的綜合條件,選擇就呼之欲出。

這還得感謝管理團隊負責人,將數據打包完畢送上門,大大方便了她的行事。

婁甯私下底給吳姐過目了數據,其實也是有她的私心在。

若是吳姐不久的將來也想開起分店,這些數據就能作為一定的參考,畢竟這些雖然都是可視化數據,但真要商家自己去做功課、調查數據,實際上不知道多費功夫。

大餅烤好了就該想著一起分吃,即便吳姐無法共享小吃街管理團隊給出來的優惠條件,也不妨礙婁甯想照顧她這點小事。

因為這件事,吳姐還說:“小婁呀,我覺得你就是我的小福星。”

吳姐真是這麽認為的,回顧去年冬天,她們的關系忽然開始熟稔起來,鄰裏商戶之間你關心我,我優惠你,就這麽開始了來來往往。

也是因為和婁甯的關系變好,原本的擴店計劃就在新年前加速實施,實現了開春開新店的願景。搬到了人流量更好的地段,加上天氣開始回暖,果茶店的營業額日益飛漲。

現在又因為“麥香館”的金字招牌效應,吳家與麥香館的果飲合作板塊,收到了井噴式上漲的分紅,至於果茶店本身被照拂到的隱性收益就更不用提了。

吳姐這麽表示以後,婁甯搖搖頭,真實地說:“那也還是要感謝吳姐你自己做出的決定。”

兩人掛斷了視頻聊天以後,婁甯安靜地算了一下店裏的賬。

雖然她並沒有將吳姐的話放在心上,但如果真要按照吳姐的思維邏輯去推算,她自己不也是受惠的一方嗎?

就像錦鯉APP的出現,盡管她在名義上是將軍的“錦鯉小廚”,但實際上算起來,還是為了幫助將軍而主動去做任務,才讓麥香館和他都發展得越來越好。

不過……也是同樣的道理,婁甯對自己默聲心道,不管是吳姐還是她,都不能這樣算。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幸運,如果自己消極懈怠,一直沉溺於過去的災難裏,對於任務的進度視若無睹沒有爭取的話……她又怎麽能不斷前進,在這些時間裏改善現狀呢?

在獲得一些什麽看似天大的幸運之前,還是需要用踏踏實實的付出去積累、質變而來的。

提起錦鯉APP,婁甯希望,那大概是最後一個的主線任務,也就是獲取權限什麽的——如果能夠不驚動顧逞,讓她自己去完美解決就好了。

倒也不是不相信顧逞,而是她想盡自己所能替他遮風擋雨,既然一直是自己做的任務,怎麽就不能讓她做完最後一個呢?

……

劇組裏,即便是有婁甯等各派大廚在,現場拍攝進度依舊不太順利。往往是在需要做創新菜式的鏡頭,或是要捕捉到超高難度的專業料理鏡頭瞬間,NG十次都是少的。

沈江很崩潰,“我猜想,廚神大概會成為我拍過NG次數最多的商業電影。”

顧逞其實有些完美癖好強迫症,他對於導演不斷NG追求完美沒有意見,對於自己要重復作業也沒有意見,只是心疼婁甯等廚師為了配合導演要求,需要一直備菜。

並且NG的鏡頭總是高難度的料理步驟,對食材的要求又麻煩又出挑,明明是他介紹婁甯來的劇組,反而有些不忍。

但這時婁甯的勞模屬性就非常突出了,她一點也沒有抱怨,反而對導演不斷的NG產生了好奇和逆反心理,一邊在料理台做事,一邊好奇地觀察他們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