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8.21(第2/2頁)

還是,自己這段時間忽視了父子倆之間的關系?

知知瞬間閃過諸多念頭,見兒子還仰著臉盯著自己,仿佛是只做了錯事的狗狗,在等她一個回答。

她整理了一下思緒,打定主意要讓父子二人好好聊聊,又道,“你那兩個伴讀的事情,交給娘處理。還有小滿子的妹妹,你若不放心,就叫她來娘這裏伺候。有娘在,總無人動得了她了。”

“至於其它的,等你爹爹回來了,再和你好好說。”

廷哥兒見伴讀的麻煩被解決了,小滿子的妹妹也有了歸宿,一時也就安了心,乖乖應下。

“那孩兒去書房看會兒書,今日太傅布置的課業,孩兒還未來得及做。”

知知擡手,輕輕摸過他的腦袋,柔聲道,“去吧。明日見了太傅,好生道個歉。”

廷哥兒乖乖點頭,去了麒麟台專門給他和姐姐樂平公主準備的小書房。

目送兒子進了書房,知知倒不急著去尋陸錚,仍舊坐在那裏,兀自反省著。

廷哥兒的情況,和珠珠不大一樣。珠珠小時候,陸錚雖忙,卻也盡可能抽出時間,多疼愛陪伴女兒,父女倆之間一直頗為親密。

而廷哥兒出生後,到認人的這段時間,陸錚一直在外打仗,後來又是登基,當了皇帝,要忙的事情更多了。所以,比起陸錚,廷哥兒一直更黏著她。

倒不是說陸錚當了皇帝後,便對兒女不聞不問了,但很顯然,陸錚對一兒一女的態度和教育,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對女兒,陸錚是疼愛寵溺,幾乎是個有求必應的慈父。

對兒子,陸錚則寄托了更多的期望,嚴厲得多,更像個嚴父。

在這種情況下,珠珠和廷哥兒對父親的態度,顯然也差得很多。

比起珠珠一口一個爹爹,廷哥兒則要穩重得多,也有規矩得多。

她以前不覺得這是什麽壞事,畢竟小娘子和小郎君日後要承擔的東西不同,珠珠是公主,任性些無妨,只要不過分,都可以。而廷哥兒是太子,是日後的一國之君,穩重些,才能服眾。

但是,今日這事情一出,知知才察覺出不對勁了,廷哥兒的確比一般的孩子更沉穩可靠,心思也更縝密,但……但他似乎把陸錚當做父皇,多過爹爹。

都說“帝王家中無父子”、“最是無情帝王家”,可知知是斷然不信這樣的話。

非但不信,也絕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夫君,落到那個地步。

什麽猜疑算計,那都是對外人,出現在至親之人間,那有多可悲!

陸錚是處理完政務,才回的麒麟台,他大抵還記著白日裏發生的事情,神色仍舊不大好,伺候他的太監滿臉的小心翼翼。

知知仿佛看到,陸錚進門的那一刹那,那太監微微松了口氣。

門被掩上,宮人太監盡數退了出去,只留帝後二人和還在書房裏的太子殿下。

知知起身,上前迎陸錚,擡手替他脫了外裳,邊道,“夫君還生廷哥兒的氣?”

陸錚微微緩了臉色,握著妻子的手,拉著她坐下,淡聲道,“不氣了,我今日不該那樣,該好好同他說的。”

知知順勢坐下,道,“夫君既然不氣了,那我也得替兒子說幾句。夫君可曉得,廷哥兒為何要害伴讀挨板子?”

陸錚擡眼道,“你說。”

皇帝當久了,其實多多少少有點獨斷專行,換而言之,也可以說,比起旁人極有可能是狡辯或是哄騙的言論,他更相信自己看到的。因此,若是旁人替太子說情,他未必聽得進。但換了知知來說,他卻能心平氣和的聽她說。

無論什麽時候,知知在他的心裏,都占據著任何人無法相比的位置。

知知緩聲將來龍去脈說了,又叫了早就讓青娘領來的小滿子兄妹二人進來。

小滿子是個忠仆,對於自家太子殿下能為了他一個奴才去罰伴讀,心裏滿是感激,恨不得為太子舍了性命。面對陸錚的詢問,他全然沒有任何隱瞞,通通說了個全,末了還磕頭道,“殿下大恩大德,奴才沒齒難忘,願意一輩子給太子殿下做牛做馬。”

小滿子的妹妹也淚眼漣漣,跟著兄長小滿子磕頭,小宮人有幾分姿色,否則也招惹不了那兩個伴讀。

知知看得不忍,叫青娘領二人下去。

事情到此,已經算是水落石出了。

知知看向陸錚,見他臉上果然有悔意,便主動道,“廷哥兒在書房,夫君去安慰安慰他罷。他今日,是真的難過了。”

陸錚不是死要面子的人,既曉得是自己錯怪了長子,那自是肯承認自己的錯誤的,起身去了書房。

父子二人不知說了什麽,等一起用晚膳時,已經和好如初了,甚至氣氛比起從前,還要更和睦一些。

知知見狀,心下稍稍安了些,倒是一旁的珠珠,見父親和弟弟忽的變得親熱了,還稀奇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