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豫州(第2/2頁)

知知懷孕的這段時間,恰是外邊最動蕩的階段,她雖足不出戶,但也能從青娘下人口中聽到些。

連阿娘過來看她時,都說過幾句,“外邊亂得很,很多人逃難到兗州來,都是東邊的徐州豫州來的。”

陸錚這個決定做得很艱難,開了口後,便又生出了些後悔,他想,這是知知同他的第一個孩子,他應當陪在她身邊。旁人若知曉他心中的想法,定然覺得他太過兒女情長,但對陸錚而言,權力並非他最渴求的,權力只是保護妻兒的手段。

知知倒比他想得透徹,輕聲道,“夫君去便是。夫君在外都是大事,我雖不出門,卻也曉得,外邊烽火連天,到處打仗,百姓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很是可憐。我乃一介婦孺,並無什麽大本事,沒法為天下百姓做什麽,但夫君同我不一樣,夫君能征善戰,乃世間難得的大英雄。夫君不該因小家之事困住,更當兼濟天下。”

說著,擡起眼,見陸錚神色太過嚴肅,忍不住彎著眼,笑著道,“當大英雄的家眷,也是要有覺悟的麽!”

陸錚卻沒笑,只是聽得一怔,他其實不像妻子想的那樣,是什麽經天緯地、心懷天下的大英雄,對豫州徐州之事,他心中自有自己的算計。但在心性良善的知知面前,他並不會去打破她對自己美好的想象,甚至會下意識維護她心目中的自己。行事謀劃時,他會盡可能的選擇更體面更仁慈的手段。

譬如難民之事,旁人說他偽善也好,說他假慈悲也好,他總歸還是做了,且做得十分漂亮。

他陸錚做不了天下的大英雄,但他要做知知和孩子心目中的大英雄。

……

知知見他出神,靜靜地沒說話,兩人俱沒開口,片刻後,陸錚倒是想清楚了,豫州徐州之事不能拖。戰氏陳氏打了半年,外人看著相差無幾,但實際上,戰氏更勝一籌,眼下不拿徐州豫州,日後便只等著戰氏劍指兗州。

兗州地處中部,四通八達,沒人會放過這塊肥肉,若非他為人強勢,兗州這幾年發展得很快,早同鐘氏那樣,被人攻打至城外,不得不將兗州拱手讓人了。

豫州徐州要去,但知知這裏,亦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哪怕兗州沒了,知知同她肚裏的孩兒,一定要平平安安。

短短片刻,陸錚心中轉過數個念頭。

知知倒不似他那樣沉重,見陸錚回神了,還輕聲勸他道,“夫君放心去便是,我在家裏能出什麽事?家裏有青娘梅媼,還有阿嫂阿娘,還有一屋子的人照顧我,哪裏能出什麽事。倒是夫君出了門,要照顧好自己,平平安安回來。寶寶的名字,還等著你取呢……”

陸錚心中一時既是柔情萬分,又是豪情萬丈,終是將知知摟進懷裏,一字一句保證道,“你放心,我必平安歸來。”

夫妻二人互訴衷腸,然則,分離之日總是一日日的靠近了。

又過了一月有余,豫州盧氏內部更替,此前掌盧氏的盧太守因病退居家中,由其弟代為掌權。這位盧二郎同兄長不是一個做派,他早已十分憎惡戰氏陳氏二族,不願底下百姓在因二族的私心而受苦。

盧二郎上位不過數日,一封書信便從豫州而出,快馬加鞭至兗州,被安穩的放置在陸錚的案桌上。

陸錚垂眼看著那求援的書信,底下管鶴雲早已激動萬分,躬身道,“主公,當出兵了。”

盧氏一族求援,願舉全州投陸錚,只要陸錚肯出兵,逼退陳戰二族在豫州境內的軍隊,豫州便會大開城門,迎陸錚入內。

受了半年兵戈之苦,被戰氏陳氏二族壓迫得無處求生的豫州盧氏,終於無法繼續在二族夾縫中苟且偷生了。

這位盧二郎,倒是豁出去了。

但盧二郎君如何上得位,一個從不事政務的二郎君,如何能囚禁長兄,有此機會為民請命,卻又是這屋內二人的手筆。

然眼下自是不必追究此事,陸錚隨手將書信擱在桌案上,望了眼底下無不透著激動神色的謀士文官乃至躍躍欲試的武將,終於唇邊露出一抹勢在必得的笑。

他起身,眾謀士文官武將俱精神抖擻,雙目炯炯望著他,仿佛等著他一聲令下!

陸錚擡眼望過屋內眾人,沉聲開口,“點兵,出征豫州。”

以李多黃巍江堂為首的武將大喝一聲,“是!”

而以管鶴雲為首的謀士文臣們,則仿佛受其鼓舞一般,俱齊聲道,“主公必得勝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