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七寶糖(第2/2頁)

出了鹽肆,走出好遠,江陳氏才放慢腳步,知知卻曉得自己的容貌給家裏惹禍了,忍不住自責道,“阿娘,都怪我。”

都怪她今日一時偷了懶,沒帶著帷帽遮一遮。這才惹了這樣的麻煩。

她很自責,江陳氏卻是“呸”了一句,十分護短的道,“這怎能怪你?那老頭年紀都能做你阿爺了,還敢來充什麽大爺,好不知羞的老東西。你放心,沒事的,有娘在。”

話雖如此說,母女倆卻沒有閑心繼續逛下去了,又去了一趟東市,將鹽糖買了後,就早早去了驢車處,等人到齊了,便回了衛所。

回了衛所,知知不安的心落地了些,樂觀的想,估計那長史也只是一時興起,又不曉得她姓甚名誰,定然轉頭便把她忘了。

長史好歹也是個官,雖比不得郡丞那麽大,但家中貌美的妾室定然是少不了的,哪會惦記著她這麽個僅有一面之緣的小娘子。

年二十五開始,營裏便不大忙了,除了一上午的操練,下午便放各家男人回家幫忙。

各家各戶的婦人們卻是忙得腳不沾地了,若是說春耕的時候,比的是誰家男丁多,那近年關的時候,比的就是誰家主婦更精打細算了。

鄖陽天寒,尤其冬日更甚,肉啊魚啊甚至面食,都存得住,便都習慣在年前便提前開始準備。

各色的炸丸子,素丸子,肉丸子,這都是少不了的。還有各種熏肉腌肉腌魚……

再就是自家做的糖,鄖陽鄉下人家習慣做一種叫七寶糖的糖糕,零零散散加了花生、芝麻等七種食材,放在冰天雪地裏凍得硬邦邦了,放屋裏梁上懸吊著,來客的時候,就去現掰上一塊。

做七寶糖的那一日,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了,家裏該忙的都忙完了,江陳氏便大方的讓馮氏回趟娘家,給娘家送些年貨去。

待馮氏走了,江陳氏便又掰了些糖,用自家做的小竹籃裝著,對知知道,“走,跟娘去送糖去。”

經過旁邊那座大宅子時,知知朝那邊看了眼,見屋外冷清得很,連紅紙都未貼,看上去實在沒半點過年的氣氛。

江陳氏見狀,低聲道,“肖夫人不愛過年,也不愛熱鬧。這越是過年,旁人家越是熱鬧的時候,陸家越是冷清。”

知知聽了,不由得一怔,“大過年的,冷冷清清的,多不好受啊。”

雖說陸家兩個寡婦,可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當然也要把日子過好了,難不成時時刻刻都按著清明來過,那才叫緬懷亡人?

江陳氏搖搖頭,“外人哪管得了,他們自家關起門來過日子,旁人總不好多嘴。”

說罷,不多嘴了,牽著知知往相熟的人家走。

衛所不大,來回也花不了太多的時間,回來時,知知拎著的竹籃裏還剩了些七寶糖和炸丸子。

“阿娘,這些不如送給陸大人吧。”

江陳氏一聽,倒是稍稍遲疑,“這不好吧。肖夫人不愛趕這些熱鬧,也沒見別人給陸家送過這些。”

起初倒是有人家送過,可人家肖夫人態度冷得很,慢慢的,也就沒人愛往上湊了,畢竟誰都要臉面。

知知抿著唇,一本正經糾正,道,“是送給陸大人的,不是送給肖夫人的。”

江陳氏納悶,“這有區別?”

知知認真點頭道,“當然有區別了,給陸千戶送,不過是送一份吃食罷了,他還救了爹爹的命,我們又不用他還禮。”

最主要的是,她覺得,陸千戶挺可憐的,旁人家都熱熱鬧鬧過年,就陸家冷冷清清的,家中又是寡母寡嫂,說也說不得,指不定還要受些氣。

江陳氏一聽,竟覺得這樣好像也有些道理。

見江陳氏同意了,知知才去叩了陸家的門,來開門的是個和氣的婆婆,笑眯眯問她找誰。

知知道,自己不找誰,把竹籃一並遞過去了,說自己是隔壁的鄰居,家中做了些吃食,過來給陸千戶送些。

見那婆婆收了,知知才轉身,跟江陳氏一起回了家,一路挽著江陳氏的手,笑吟吟問她,明日包餃子要弄什麽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