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宮變

哈麗孜死了?!

俞星城嚇了一跳。她一旦身死, 豈不是愛琴海東邊都要變了風向。

戚雨信沒在大清真寺內多說,而是乘坐開羅的飛艇,前往蘇伊士時的路上, 才細細說來。

小燕王走後沒過幾天,朝廷任命的外事水部郎中便到了, 也因為可以在斯裏蘭卡停靠補給, 所以船隊龐大, 帶來的勞工有兩萬余人。那頭哈麗孜還是很看重蘇伊士運河一事,既是給撥款協助,新上任的埃及總督也給了很多的支援, 他們設立兩大分部, 一主管跟奧斯曼皇室的協商配合,地點設在開羅;另一主管施工協調,就設立在蘇伊士城, 也是官員最多的分部。

這頭開工之後,進度喜人, 埃及內部雖然還多發暴亂, 但一直沒波及運河建設地區,哈麗孜高興之余, 決意在蘇伊士運河附近修建一座宮殿或廟宇,來幾年大明與奧斯曼交好。

可大明又沒有國教, 聖主沒有形象,工部郎中就商量著要不就弄個大禹, 要不然就弄個孔子。

回信給朝廷一問, 皇帝說:“大禹去治他們尼羅河、蘇伊士河了,咱們怎麽辦。還是弄個孔聖人吧,遊學遊到西邊去, 也顯得我們東方古國,底蘊厚重。”

皇帝真就是這麽說的,折子回來,工部就去找奧斯曼商量。

雖說伊斯蘭教無立像之習俗,可埃及這地方到處都是阿蒙神、拉神的雕像,也不差一個孔子,哈麗孜便同意了,甚至還撥了人去修建。也不知道照的埃及工匠是不是受當地雕塑影響太深,把那孔子像設計的跟個禿頭長須法老似的。計劃就側立跨步在蘇伊士城外的運河之上,衣擺才只到小腿,手裏拿了個四不像書卷,一手拈著自己的胡子,眼線拉到太陽穴。

如此妖媚、令來往商船襠下過的孔子,怕是世界頭一個。

不過那些孔家後人也沒幾個能跑來奧斯曼指手畫腳吧。

這頭孔子像才批下來,工部郎中就聽說,伊斯坦布爾發生了暴動,哈麗孜被刺殺,年輕的皇帝莫塔夫迅速主持了大局。

俞星城聽到這裏震驚了:“你是說,奧斯曼皇帝?那個熱法皇後的丈夫——我可不覺得他有主持大局的能力。他雖然有些心機,但卻不是隱藏極深的那種人,甚至他都有些依賴哈麗孜!”

戚雨信點頭:“俞大人的判斷是沒有錯,但反對哈麗孜頭目並不是莫塔夫,而是數位遜尼派伊瑪目。伊瑪目,以前是指引領眾信徒祈禱時的領拜人,但現在能被遜尼派稱為伊瑪目的人,幾乎都是教內的頂尖學者與領袖了。也就是說,這場暴動根本不是發生在皇室家庭裏,而是哈麗孜這樣的世俗派與傳統宗教之間的矛盾。”

哈麗孜積極改革,想要讓奧斯曼成為世俗派國家的意圖很明顯了。奧斯曼至今能夠有領先於世界的飛艇技術、沙軌技術,都與她和上一任皇帝有很大的關系,而顯然她漸漸發現,只有技術改革還不夠,更需要改變奧斯曼如今腐朽陳舊的制度、文化以及……宗教。

之前兩次血獸爆發,她都利用危機殺死了大量宗教領袖;甚至將血獸病也一並栽贓到宗教上,按理來說她手腕強硬,又深得人心,應該不會輸。

但她確實將宗教勢力壓的太狠了,遜尼派下多個學派竟然聯合起來,決意要刺殺哈麗孜太後。

哈麗孜也不是不小心,她幾乎不出宮門,宮內防範嚴格,想要刺殺難於登天,必須要找到一個在宮內的內應。

皇帝就是那個極其有風險的內應。

因為莫塔夫皇帝這半年多以來,自熱法皇後去世後,與哈麗孜和解,二人幾乎同進同出,太後似乎對他有了幾分信賴。哈麗孜雖然仍然掌控大權,但皇帝與她關系密切其實並無壞處——

哈麗孜所想要進行的改革是增加皇室的權力,打壓宗教,這對莫塔夫以後的繼承只有好處;而太後畢竟只是一個女人,她哪怕像歷史上數位太後那樣掌管大局,也總會有死的那天,死了的熱法皇後無法成為接任她掌權的女人,權力總歸要落回到皇帝手裏。皇帝跟哈麗孜越緊密,就是越幫助以後的自己鋪路。

就在眾多伊瑪目以為皇帝和哈麗孜之間沒有嫌隙時,卻從熱法皇後生前的貼身女官那裏,打聽到了消息——皇帝似乎這些日子以來一直憂心忡忡,甚至常常去墓地與熱法對話。

幾個伊瑪目敏銳的察覺到什麽,於是讓一位女性誦經者以拜會熱法為名,私下會面了莫塔夫皇帝。

挑選的這位女性誦經者容貌性格與熱法有幾分相似,幾次“偶遇”,就從莫塔夫皇帝口中打探到了一點口風。

皇帝曾偷聽到了大明女官與太後的對話,而太後之後不少動作,也都似乎印證了一些皇帝的猜疑。

太後可能想要成為女皇。

莫塔夫皇帝雖然不知道,太後成為女皇之後,要如何選任繼任者,但他實在是無法容忍這一點,甚至覺得是自己的軟弱才造成的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