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迦勒

他們都以為英國都取消了東印度公司, 這仗是打不起來了。

沒想到英國就算遭受各種打擊與國際上的指責,也堅決不對印度放手。但如今英印之間形勢,已經大不相同。在大明的使者們來到印度之前, 雖然到處也都是反抗英國人的起義狂潮,但軍力相差甚遠, 也有大批印度百姓雖然討厭英國人但更不想幫莫臥兒帝國。

到這會兒, 形勢已經逆轉到五五開了。印度雖然依舊軍力不強, 也沒有多少空中飛艇和戰船,但民心早已不同,大批印度人因為宗教、民族而抱團, 而且就連南部殖民地的大批民眾, 也都消極抵抗。

再加上東印度公司已經不存在,下一步的進攻都已經不再是殖民行為,而是——侵略行為了。

可英國沒法放手。

就算拿破侖高調回國後, 似乎一改好戰,並未打算出兵西班牙與普魯士, 甚至開始解決一些法國內部的問題, 大量建設軍事學校與工程學院,但英國與其他各國卻膽戰心驚, 反法同盟已經在會議桌上口頭形成。

而英國是整個反法聯盟裏,出兵出力最多, 國力最強的,剩下那些國家既想反法, 也想讓英國老大哥多掏點錢。英國要是不把足夠的兵力與資金扔進場子裏, 根本就沒法真的拉幫結派搞法國。

以前英國還有北美殖民地,美國獨立之後,最賺錢的就只剩下印度和南美, 幾塊非洲地盤和暹羅就別提了。缺錢的情況下,印度這塊生產糧食、茶葉、珠寶與棉布的香餑餑當然不能丟。

其實印度這會兒的逆轉翻盤,主要靠著英國的騷操作和拉克希米的幾大政令,但英國上層卻似乎把原因推在了大明身上。再加上曾經淡馬錫海戰的屈辱失利,和一直想進軍大明的野心勃勃,英國議會幾乎毫不猶豫就同意,讓海軍對大明船隊開戰。

這海戰俞星城既不了解,也無法參與,她只能在紅堡中,聽著來往的仙官傳遞的消息。英國的水師確實強大,聽說有一部分中小型軍艦,使用了大量的鋼鐵做外殼,去除了風帆,還使用了像鸚鵡螺一樣的槳葉,速度像順風的小船一樣快,大明的水師根本無法與其競速。

那些中小型軍艦不能安裝大炮,所以無法毀壞遠洋寶船,卻擊毀了多艘護衛船。

大明水師調派鯨鵬前來援助,但英國也不是沒有飛艇,而且它們的飛艇是從普魯士購買的,氣囊過大,但載重十足,雖然被鯨鵬擊落兩艘,但也投擲了大量的炮彈,能直接擊穿小船的夾板,毀壞大船的桅杆。

一艘大型寶船就受損嚴重,不得不緊急返回港口修復。

而每一天都有船只戰損、被毀的消息傳來,喪命的船員與水兵也不在少數。

他們心裏都明白,之前淡馬錫海戰是在大明家門口開戰,使出渾身解數才搞個兩敗俱傷,靠趕來的法國援軍逼走了英國人。而這會兒不過三百艘的戰船商船混合編,沒法和在印度擁有三大水師軍營的英國正面對抗。

大明與英國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但拉克希米這一邊,還在最後的調兵與訓練,她想要同時襲擊英屬地兩大城市,希望能再等一等。

俞星城理解她,看到拉克希米帶兵訓練,她就知道這些軍隊,遠還不是拉克希米心目中期望的樣子。她太懂得打仗的細節了,而她練兵的這些方法,在俞星城看來完全可以出書立傳。

就比如說裝彈。

這時代使用的制式武器,大部分是前裝□□,每射擊一次,都需要前排的射擊手後退裝填,兩排交替射擊。裝彈需要把槍口朝上,用一根通條將火|藥和彈丸壓到槍膛底部,而後再替換位置進行設計。

拉克希米就教給士兵們,千萬不要將槍托壓在地上,而是要懸空著,左手抓住槍身,右手將通條往下壓,但不要壓死,而是往下一捅,然後讓通條自動回彈到一半,才是合格的裝填。

這其實很違背打仗的常識。俞星城見過大明的士兵開槍,大家都認為槍托一定要放在地上,如果不把火|藥壓死,很容易啞火,然後就需要再清膛,更麻煩。但實際上,拉克希米認為打仗時,容易因緊張而過於用力,反倒是彈頭把火|藥壓成一團,太容易炸膛,會導致士兵雙手炸爛,更容易使軍心渙散。

她的方法是經過經驗檢驗極為有效地,填裝成功率很高,而炸膛率遠低於英軍或法軍,士兵掌握了一壓一彈的節奏,裝彈極其快速。

拉克希米並不將這些細節用文字記錄,而是編成歌謠,讓識字率很低的士兵們傳唱,甚至在開飯前和睡覺前,也會唱這些戰術之歌。

士兵們唱著“槍托抵右肩,槍身左手托,只瞄人腰肚,保準能爆頭”的歌謠,是因為這時代的槍大多數會槍口上跳,三百米距離會導致瞄準點上移三十五厘米左右,瞄準對方的肚子和腰,大幾率都能擊中胸前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