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元起元年的第一件大事(上)

自打三藩開始, 朱三太子就是康熙心裏的一個芥蒂,當年假冒朱三太子的無業遊民楊起隆聯絡八旗叛奴,京中差點真被他掀動。

加上當年南方不穩,八旗爛糟的沒法看, 朝中大臣各懷心思, 也不怪康熙一邊嘴上罵南蠻子, 一邊看宗室和京旗也捏著鼻子。橫豎都是他老人家心頭上的煩人精。

“臣攜畫像仔細查驗問話, 最後確定名王士元者, 並非甚麽三太子, 而是前朝崇禎第四子, 田貴妃所出, 爵封永王的朱慈炤。”曹寅密折中如此說道。

崇禎最年長的三個兒子, 分別是太子朱慈烺、皇三子定王朱慈炯、皇四子永王朱慈炤。當年李自成破京城,崇禎六神無主之下,逼死周皇後、袁貴妃—袁氏自盡未死被順、清贍養, 和女兒長平公主—僥幸未死、昭仁公主,卻本著“留根苗”的心態將三個兒子送到王公貴戚家中。

可惜, 到了朱由檢人生的最後時刻,他看人的眼光和運氣依然是所有明朝皇帝中爛穿地心的那個:定王、永王被送到了國丈周奎的府上, 李自成進京師的第二天, 周奎就主動把二位親王送到李自成面前。

朱慈烺、朱慈炯都是周皇後中宮所出, 是周奎的親外孫。

周奎此人,在國難當頭的時刻, 崇禎帝艱難籌錢的關口, 任由旁人磨破了嘴皮子, 最後才扭扭捏捏的拿出了……五千兩。而等到李自成進京,將周家狠狠收拾了一頓, 周奎家產百萬兩盡出。

太子朱慈烺沒有來得及跑去成國公府,被李自成抓住,李自成沒有為難他,封他為宋王。一直到李自成兵敗,吳三桂要奉他回京,可這位太子失蹤在了亂軍中。直到多爾袞入京,突然又有某劉姓青年自稱朱慈烺,被太監楊玉送到了周奎府中,當時長平公主也在周奎府上,兩人相見,放聲痛哭。

然後周奎跪獻酒食,轉身將此人的消息上報給攝政王多爾袞,又說此人假冒朱慈烺。之後就是多方扯皮:辨認、承認、否認,最後劉姓青年被否認了太子身份,被殺。

這就是順治元年的前朝太子案。

這一案的背景復雜,其中每個涉案人的表現更是讓人嘆為觀止,有極力否認朱慈烺身份者、也有秉公直言者,亦有前期咬定是太子,後期又改口的。

胤禔翻看當年的卷宗,簡直像是看小說一樣,結合著看的還有過去數年康熙和曹寅的通信密折。沒辦法,這就是胤禔的教育缺失了。

就像當年西征,抓到了噶爾丹之子車淩和重臣,那些消息包括秘密審訊的內容,康熙都會叫人給胤礽送一份。為什麽當年的胤礽看上去比諸皇子知道的都多,因為信息不對稱,他所能得到的信息的確比諸皇子綁一起都多!

現在的胤禔就得補課了,這些年康熙所有的密折、書信,留中不發的奏折,和重要批示,這都得一一學習。新皇帝埋頭苦幹,直到秦吉了小心湊上來提醒:“主子,快到亥時了。”

“哦,哦?”胤禔放下奏折,揉揉眼睛,不能在燭光下頭看太久書,眼睛都花了。他放下奏折,起身走出了暖閣,在乾清宮外慢慢散步。侍衛和太監寸步不離,胤禔回頭看看,侍衛裏已經是熟面孔了。

富森、伊爾根覺羅家的孩子,遠支宗室和朝中大員家的子弟正好進來補缺、輪換。等暫奉安殿之後,那日松的九門提督可以定下了,索倫圖也該讓他回來,還有鄂爾泰。

沈瞭和楊玠應該外放,出去歷練一下,知道下情,也能為中樞提供第一手地方上的消息。

做皇帝就是這樣,不需要樣樣事自己親自動手,但樣樣事體都要想到,錯漏一樣都可能被借題發揮。還有鈕祜祿氏和佟家,阿靈阿這個公爵也不要做了,佟家也是。既然家族甚大,那就挑個合眼緣的人來嘛。

回到暖閣,胤禔馬上批復密折,告訴曹寅低調拿人,將這個“朱慈炤”全家帶到京城。

康熙生前已經做好了準備,仁孝皇後先入地宮,不閉門等待皇帝入地宮而後合門安陵。而依照習慣,新君繼位就會開始尋找吉壤,修剪陵寢,這屬於正常話題,不用避諱。胤禔也就和皇太後提了一嘴,想問問額娘,對於將來的萬年吉地,有沒有什麽想法。

“額娘自然是看著你。”納蘭氏太後的意見非常果決,不跟著兒子,難道將來到了地下,還要去看三個先皇後的眼色?她圖什麽!

既然如此,之後胤禔同禮部商議,幹脆決定暫奉安殿改為下葬,直接送入地宮。

禮部兩個尚書,揆敘嘴上說這樣於禮儀上更合宜,而旁邊的王掞瞄了他一眼,心道是這樣更省錢罷。橫豎先帝已經去世,看這架勢,皇太後將來或許和孝莊文皇後一樣,他們又何必費心。

“還有一事。”

揆敘道:“臣還有一事請皇上示下,大行皇帝尊謚仁皇帝,可之前仁孝皇後尊謚仁孝,豈不是仁孝仁皇後,或有不妥。且本朝立國以來,後妃尊謚規整,孝慈、孝端、孝莊諸位皇後皆如此,是以臣與王掞等商議,請皇上允準,更改仁孝皇後謚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