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第3/4頁)

簡秋栩捏了捏幾個小不點的臉,心裏卻想著剛剛那個大師的眼神。難道他看出了什麽?既然她能穿越,那代表著這個世上神佛鬼怪應該也是有的,有看破因果的得道高人也是正常的。

她並沒有感受到他眼神中的惡意,簡秋栩便也不再多想了。至於找個高人讓自己回現代的事,她是從來都沒有想過的。

不是她不懷念現代的生活,而是她已經把這裏當成了自己的家。

“走吧,回家啰!”簡秋栩帶著一串蘿蔔頭加一只雄赳赳的狗狗前往石紡路。

皇宮

武德帝親自迎接明、慧,“明、慧大師,勞煩您前來,均祁還有五個月就年滿二十歲了。明、慧大師,均祁二十歲大劫可有解了?”

明、慧當年在武德帝還小的時候就已斷定他必為君主,所以武德帝相信他是得道之人。

明、慧:“老衲前來的路上已替端施主蔔了一卦,卦象未變。”

武德帝擔憂,“難道真的不可解嗎?”

明、慧阿彌陀佛一聲,“世人皆雲,命數天定。然我佛慈悲,端施主並非必死之劫,仍有一線天機。”

武德帝有些失望:“可這一線天機也縹緲無蹤,均祁是生是死,終究是個賭局。”

端均祁是他最看重的侄子,均祁的生死劫一直壓在他的心頭,每每想起,他都會心頭不安。

明、慧:“雖說天機縹緲,但也不是無蹤。”

武德帝聽此一喜:“大師可否告知生機何處。”

明、慧;“郢州。”

郢州,廬陵王的封地,看來,均祁這一次是必去廬陵王的封地不可了,他得好好安排一番。

**

車行人不少,簡秋栩花了點功夫才租到兩輛空牛車。不久後她娘和奶奶她們就一人背幾包裹東西回來了,簡秋栩趕緊上去幫她們把東西放車上。

買了這麽多東西,大家都有些累了,便也不想再逛,簡秋栩跑到旁邊給幾個小不點買點零食,大家便坐著牛車回去了。

臨近年關,路上的人也多了起來。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一些方氏族人,雙方招呼都不打的。簡秋栩這時候想起了自己回家的第一天,現在才知道那時候在村路上碰到的都是自己的族人,所以她當時沒有察覺到兩族人之間的矛盾。

也許是有些累了,幾個小不點在牛車上睡著了,簡秋栩怕他們凍著,拿衣服蓋到他們身上,還把簡sir給抱上了車。

“秋栩啊,回到家你就把福名道長的藥給你爹吃了,讓你爹快點好過來。”她奶奶心裏惦記著這事,時不時提醒一下她。

“知道了。”反正是普通補氣益腎的藥,吃了也沒關系。

牛車悠悠地到了家門口,大堂哥和大伯他們看到了車,趕緊出來幫忙拿東西。小和淼幾人揉著眼睛,迷迷蒙蒙地跟著下了車。一到院子裏,又精神起來了,逗著簡sir到處跑。

“爺爺,你拿的是啥?”簡樂親扛著半麻袋的東西從外面回來,簡秋栩趕緊上去幫忙。

“去縣裏買的稻種,等立春過後咱們家就要種稻子了。”郭赤縣處於北方,水稻一年只有一次成熟期,立春過後就要開始播種。今天已經是小年,離立春沒幾天了。

“這麽快啊?”簡秋栩前世是南方人,南方種稻子都是在清明節前後。“爺爺,咱們一畝地能得多少稻谷啊?”

“四石左右。”

一石等於十鬥,一鬥相當於六斤,四石換算過來也就二百四十斤左右,一畝地才產這麽點,除去稻殼,也就一百八十斤左右的大米,差不多一個人半年左右的食用量,再扣去交稅的,大概也只夠一個人三四個月的食用量。如今村裏都是地少人多,一畝地要養好幾個人,所以米飯也只能偶爾吃一下。現在家裏靠著香皂賺了點錢,家裏才舍得多煮點白米飯了。

想要頓頓有米飯吃,水稻產量不提高是不行的。

從爺爺那裏,簡秋栩了解到現在的人種植水稻並沒有進行分秧,而是水稻浸種催芽後直接把種子撒到田裏,這也是產量低的一個原因。

“爺爺,我們可以先育種,後分秧,插秧,說不定產量會高一些。”前世簡秋栩小時候跟爺爺也是種過田的,從整田到插秧,她都有參與。每個步驟她都了解,還有,她插秧的速度不賴,一畝地,她和爺爺兩天就能插完了,她爺爺還誇她是個插秧小能手。

不過自從國家免收田稅後,她和爺爺就沒有種水稻了,家裏的田也租給鄰居耕種了。雖然十幾年沒有接觸水稻,但水稻的種植仿佛她還是牢記的清的。如果現在爺爺能按她的法子來,肯定能給水稻增加點產量。畢竟前世水稻的耕種方法,是前人經驗累積下來的,最適合水稻種植的方法。

“分秧,插秧?”簡樂親有些疑惑,“秋栩啊,爺爺沒有聽過這種種水稻的法子,這,能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