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2頁)

陳喬剛到房間,拿出手機看,發現今天那個男生的對話框裏有消息,點開看,果然是轉賬。

他給陳喬轉了一千多。

兩人總共兩條消息,第一條是他的好友申請。

簡潔明了的三個字:宗信然

第二條消息就是轉賬。

陳喬沒有管這個消息,到期了錢自己會退回去。

她洗了個澡,對著鏡子左右看了看自己。

懷孕以後胸似乎變得更大了,因為每天堅持鍛煉,身材沒怎麽走樣,只是小腹微微有點突出。

皮膚依然緊致有彈性,面上一條皺紋也沒有,任誰也看不出她三十三歲了。

在國內可以算是高齡孕婦了,但這是陳喬第一次懷孕,她不覺得有多難受,多異類,在德國,女性平均生育年齡也是三十多歲,越發達的地區,女性第一次生育年齡會越高。

人們需要深思熟慮才能決定是不是要一個孩子,而不是被催著推著進入婚姻殿堂,莫名其妙地生一個孩子,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務。

想清楚,有條件了再生孩子,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孩子負責。

為了完成任務,孩子一生下來就丟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等到孩子長大了就要求ta給自己養老,無論怎麽想,都是很自私的做法。

陳喬為了生這個孩子,學習了半年母嬰知識,嬰兒營養學,心理學。

保證自己能當一個好母親,才敢生孩子。

這只是陳喬對自己的高要求,畢竟她不想當自己父母那樣的父母。

父母一輩做錯事,總會說:“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

似乎一切過錯都能被這句話抹平,可是仔細想想,他們是第一次當父母,卻也是從孩子成長而來。

小時候自己討厭父母哪些地方,明明心裏清清楚楚,生了孩子,卻從奴隸階級轉為剝削階級,似乎要孩子經歷和自己的一樣的痛,才能算是發泄出小時候心中的不滿。

愛人要先學會愛己,寬恕自己,原諒自己。

可惜很多人一輩子都不懂這個道理。

第二天,商務車先來接了陳喬和習棉,然後去酒店接瑞吉娜二人。

工廠選址在一個鎮上。

這裏四通八達,新修建了巨大的工業園,可以輻射到周圍更多的鄉村。

有宿舍,周末了工人們可以回家,雖然工資比不上深圳的廠子這麽高,可是離家近,周末又能回家,遠超那點錢的價值。

鎮長親自陪她們參觀工業園,承諾著給她們巨大的用地稅收優惠。

陳喬問瑞吉娜道:“瑞吉娜,你覺得怎麽樣?”

瑞吉娜聳聳肩,“都聽你的。”

“那就先試一試。”陳喬拍板。

瑞吉娜點頭,對這些不太感興趣。

瑞吉娜男朋友是經濟學高材生,這個項目他也看過,總體來說,沒有把工廠設在東南亞一帶的國家實惠,但是也能接受。

似乎就這麽說成了,反正場地工廠都是現成的,只需要生產機器和工人。

想要籌辦一個廠並不是什麽容易的事,前期手續很繁瑣,機器購入安裝修護,招人用人培訓人,樣樣都需要人操心。雖然不用陳喬自己來做這些事,可是聽著底下人匯報,還是會耗費很多精力。

除了這個工廠,還有合作基金會的事務,自己基金會的事務,和政府合作項目的進度需要關注。

陳喬每天都很忙。

雖然累,但是這些反饋每天都振奮著她,讓她感到無比的成就感和快樂。

每多做一件事,就能改變多一個人的命運。

陳喬不需要誰的回報,就像徐院長,她的目的從來不是把孩子培養長大,然後等著收割,等著孩子們回報。

她只是希望大家能過得好一點。

陳喬也是這樣。

不需要誰記住她,不需要誰回報她,她們能過好自己的生活,就是陳喬最想看到的結果。

當然她也激勵了很多女生。

她當初資助的女孩子們很多選擇了考教師,警察的學校,不是為了安定,而是為了將陳喬給的一切傳遞下去。

她們想在社會上,崗位中做出自己的貢獻,不是只為了活著,不是為了成為誰的賢妻良母,不是為了孝敬誰,供養誰,而是成為自己,一個有思想,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這是對陳喬最大的回報。

這說明她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