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5頁)

她欲言又止半天,最終改了話題問:“湘湘,許家人到底怎麽樣?”

余湘想了想:“和普通農村老鄉差不多,對我們這些知青客氣照顧,很淳樸,不過我們當時沒住在他們家,沒有天長日久的相處,真正過日子是什麽樣,我就不清楚了。”

婆媳關系多數是你弱她就強,碰上不講理的比如原身,做事狠辣,原文中,許振淵的父母只有哀痛兒子遇人不淑,以及心疼被打掉的小孫子,拿捏不到原身分毫。

可是換一種形式,就說不好了,余露想做懂事孝順的兒媳婦,姿態放得低,對許家對許振淵都有所求,婆婆琢磨出味兒來……

余湘打算助一臂之力呢。

不過林寶芝聽了她的話勉強放心,只要是正常人,知禮數講道理,相處起來就不會過分頭疼。

在一家子等著的等待中,許家人姍姍來遲,許振淵的父母都是地道老農民打扮,盡管,他們來燕城時準備的都是最好的衣服,但因為心裏缺乏底氣,看什麽都是怯怯的,手上提著的是滿滿當當的節禮。

見面先握手,許振淵的父母不大習慣這禮數,尷尬的臉紅,不時的看看兒子,心裏頭一點主意都沒有。

許振淵正和寧勉握手,和大舅哥打招呼。

余湘走到許母面前,笑嘻嘻的問:“大娘,你還認識我是誰不?”

許母來之前就聽兒子說了,余家的大閨女是從村子裏考回來的知青大學生,見到余湘的真人,那股子親切感立時湧上來:“認

識!認識!你是余知青,大半年不見,更漂亮了!”

許父也看過來,笑著誇贊:“余知青在我們村裏知青點的時候是脾氣最好的,我聽說振淵和她妹妹談對象,再放心不過了,你們家教出來的都是好孩子!”

林寶芝與有榮焉,尤其人家這麽誇自己孩子,足見余湘的優秀。

余露也笑著,琢磨過許父的意思,笑容有些勉強,難道她得到公婆的認同還是沾了余湘的光?

寒暄後落座,林寶芝客氣的說:“你們大老遠過來還帶這麽多東西,我們心裏頭真是過意不去。”

許家拿來的都是當地特產,油雞樅,一些曬幹的菌子,果脯點心,牛肉幹臘肉之類的,還有普洱茶,很有誠心,只不過這些東西坐兩天火車帶過來,也很不容易,何況還特意用包點心的紙正式的包裹過。

許母忙說:“應該的,應該的,我們也沒啥好東西,這些給你們就是嘗個新鮮,余知青也都吃過,哎呀,就是——”

她幾乎語無倫次,不知該怎麽表達。

余露刻意避開許母不去看,原本她打算買些燕城的點心帶到家裏來,這些所謂特產都是裝在麻袋裏扛過來的,跟余湘訂婚的時候,寧家送來的禮物沒得比,可是許振淵不在意,她不是看不起許家的東西,只是覺得,不能在父母面前被余湘比下去。

現在看許母唯唯諾諾,更覺得丟她的臉。

余湘忙拉著許母的手說:“大娘一番好意,我爸媽很喜歡,我也很久沒吃家鄉的東西了。”

許母感激的看向她,笑道:“你們喜歡就成,以後喜歡啥,就跟大娘說,大娘給你弄最好的。”

眾人都是善意的笑,因為許家父母的質樸誠懇。

余露抿唇,她和許振淵還未結婚,就算想給許母解圍也不能表現的太親近,余湘倒是會趁機做人。

林寶芝則當場表示喜歡禮物,那些吃食今天中午就做成菜,大家一起吃。

許父許母松口氣,沒見到真人之前他們還以為城裏人會瞧不起他們,現在挺好,倆孩子的婚事一定能成。

午飯仍是林寶芝操刀,她待客誠意十足,過年準備的雞鴨魚肉除去年初二招待余湘夫妻倆,剩下的都是為未來親家準備,心頭那點不滿

漸漸散去。

余湘也有幫忙做飯,利用徐家帶來的東西,做了米線。

許母坐不住,也要來幫忙,陪她說話的余露也得跟過來,但許母看到廚房裏的擺設,又束手無策,她在家裏都是燒土灶,這些根本沒用過。

“大娘,您回去坐著吧?”

余露並不想讓許母和林寶芝聊太多,只要婚事確定,公婆就不用到燕城來了。

許母不大好意思,堅持說:“你們家的灶我不會用,我幫忙打下手吧,他們在那兒說話,我也沒事幹。”

林寶芝客氣性的拒絕,可看余露著急將許母拉走,心裏頭很不是滋味,這還沒嫁過去呢,就心疼婆婆向著人家,她當娘的忙活大半天也沒見余露搭把手。

余湘抓了一把花生:“大娘,露露怕你累著,這樣吧,咱們來剝點花生,待會兒讓我媽炸花生米吃,我媽做菜很好吃,你和大爺待會兒得多吃點,嘗嘗我們燕城的口味。”

“好好好,剝花生我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