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杠精巡長(完)(第5/5頁)

滬城被收復之後,邵瑜也沒有繼續臥底,而是協助組織進行滬城的戰後恢復工作。

小蘭和邵瑜結婚之後,最反對她繼續學習的人,不是邵老爺子,而是她的父親何銘,何銘反對的原因倒也簡單,既覺得女子無才便是德,也怕小蘭此舉引起婆家的不喜。

而邵老爺子原本也不太願意看到孫媳婦繼續學習,但邵瑜卻用想要讓小蘭幫助自己這個理由,勸說住了邵老爺子。

邵老爺子也明白“賢內助”的重要性,他也知道邵瑜如今做的事情,很容易就會丟了性命,也知道小蘭讀書和學醫都是為了更好的幫助邵瑜,因而老爺子在思考了一晚上之後,便打消了阻攔的念頭。

甚至為了讓孫子工作進展更加順利,邵老爺子還主動勸說何銘,讓他打消對女子讀書學醫的偏見。

見思想最頑固的老爺子都開始支持,何銘這個當父親的,當然也就沒了阻攔的理由。

小蘭跟在鄭大夫身後學習醫術,最後也加入了邵瑜的隊伍裏,甚至還說動了鄭大夫,在邵瑜的隊伍臥底的那幾年裏,沒有人員受傷,總是小蘭和鄭大夫盡心處理。

有兩個信得過的大夫,也避免很多暴露身份的風險。

兩人結婚第三年,小蘭生下了一個女孩,邵老爺子原本有些不喜,但等到重孫女抱在懷裏之後,立馬心都化了,知道後來重孫子出生,也沒能越過這個小姑娘在老爺子心裏的地位。

全面解放之後,邵瑜擔任滬城警察局局長,陳小毛和錢二狗也關了車行,跟在邵瑜身後進了警局,邵瑜明面上是警局局長,實際上私底下還要負責排查殘余特務。

哪怕跨進新時代,邵瑜依舊工作出色,他也沒有沾染一些壞毛病,因而職位一直升遷,等到他退下來的時候,已經做到了一省書記。

邵瑜倒沒什麽官癮,他心裏一直都是拎得清的,也曾有機會想要更進一步,他心裏卻始終記著原身那個守護一方平安的心願,因而一直在地方任職,放棄了進京的機會。

中間的動亂年代,邵瑜的許多熟人都遭了殃,但邵瑜和他護著的人,卻大多沒出什麽事。

一來邵瑜一直努力約束著自己人,二來邵瑜有許多好習慣。

比如愛打報告。

邵瑜從進入組織的那一天起,幾乎每半個月就要對自己近期的工作進行總結,並寫成書面報告,在消息不順暢的那些年,哪怕和組織失聯,他也不曾放棄這件事,在能夠和組織聯絡的時候,他就直接將這些報告送上去。

邵瑜的每份報告都十分詳細,得到了那位偉人的認可,因為他特殊的間諜身份,這些報告還在修飾後被組織進行推廣,因而他哪怕和那位偉人沒有太多直接接觸,但因為厚厚一摞報告的緣故,和那位偉人也算是神交已久。

這樣詳細的工作報告,和邵瑜兩袖清風的作風,加上在解放之後直接將家裏空閑的老房子上交給國家,只留下一套宅院自住的行為,更是杜絕了別人給他扣上一個“舊社會資本家”名頭的幾乎。

在這樣被上頭重視,又找不到錯處的情況下,邵瑜一家不僅平穩度過了最混亂的那幾年,甚至還幫助了不少被冤屈的朋友。

邵瑜雖然沒能救下所有被冤枉的人,但他進最大可能的保住了自己身邊的人,他也因為業務水平突出的原因,幾乎沒主政一個地方,就能實現一個地方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他退休前的二十年,上頭為了盡最大可能發揮他的能力,幾乎每三年就讓他換一個地方任職。

甚至在邵瑜退休之後,他也曾受邀到各地開展講座,介紹主政經驗。

邵瑜的幾個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也不怎麽在乎錢財,並沒有多少攀比之心,在結束學業之後,全都走上了和父母一樣的道路,一家子要麽從政要麽行醫,雖然不富裕,但每個人都有著最好的精神面貌。

等到邵瑜閉眼的時候,滬城邵家已經成了全國有名的模範家族,邵家的家訓還被邵家後人整理成書,甚至成為暢銷書。

邵瑜再次睜開眼睛,面前又是一群人。

其中一個中年男人正望著他,說道:“邵師,你這學生殺了人,證據確鑿,將人交出去吧。”

邵瑜看了這人一眼,理直氣壯的說道:“證據?證據也可能是偽造的,除非死者告訴我兇手就是我這學生,否則我不認。”

聽著邵瑜這樣胡攪蠻纏的話,中年男人眉頭皺起。

[杠精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