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5/6頁)

言尚看到暮晚搖的信,默然片刻,點頭答應。

言尚脾氣一貫如此溫和,幕僚們松口氣告別。等人走後,小廝雲書來收茶具,看到二郎仍坐在廳中出神,二郎手中捧著公主那封信。

雲書怕郎君是看到公主的信而心裏難受,就道:“看來殿下還是信任郎君您。讓那麽多人聽郎君你的話。”

言尚擡目,看了雲書一眼。

他說:“她不是最信任我,她是覺得我的脾氣,最適合處理此事。

“她是覺得我脾氣好,會說話,最適合去辦這種幫人調節矛盾的事。”

雲書愕了一下,然後支吾道:“那、那也是說明郎君的本事,被殿下看在眼中。雖然公主只是看中您的一個能力……但這也是信任嘛。”

言尚微微笑了一下,閉目不語。

-----

次日下午,言尚和幾位幕僚一起騎馬出城,去豪強鄭氏家中走一趟。

那些幕僚怕鄭氏這次再次把他們趕出去,特意帶了衛士。但是這一次鄭氏顯然已經知道自己得罪了公主和晉王,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正心焦時,看到公主還派人來,也是大大松了口氣。

鄭公親自出門相迎,一腔求助公主的話還沒說出來,便看到田野見,為首而立的,是一個風采翩然的少年郎。

上次被他們打出去的幾個幕僚沒好氣道:“這是言二郎,殿下讓言二郎這次帶你們去跟晉王道歉。”

鄭公連連點頭,領著言尚進府,說:“實在讓殿下費心了……殿下不棄鄭氏,是鄭氏的恩人……”

言尚溫和道:“殿下不棄鄭氏,是因鄭氏乃一方豪強。棄了的話,殿下實力大損,她才舍不得棄。”

鄭公愣了愣,覺得這位言二郎說話是不是太直接了點?

就是跟著言尚的幾個幕僚都露出奇怪的表情,面面相覷,心想言二郎平日說話不是這樣的風格呀。

言尚只跟著那位領路鄭公,問道:“老伯是鄭家現在的家主麽?”

鄭公點了點頭,羞愧道:“前幾日幾個年輕兒郎不懂事,竟敢射晉王。我已經將那兩個孩子綁了起來,一會兒隨郎君一起去向晉王賠罪,隨便晉王要殺要剮……郎君可要去看一下他們?”

言尚依然態度溫和,道:“不急。”

鄭公表情微微放松。

之前公主派來的幕僚神色肅穆,言辭激烈,讓鄭家以為公主要棄了他們,害怕不已。這次看公主派來的人這般面嫩,年少又性情柔和……可見殿下是要這位脾氣好的郎君領著他們去跟晉王道歉的。

公主即便要收拾鄭氏,也是之後的事。

鄭公心中琢磨著待這事過去,私下如何向公主賠罪……哪怕公主要殺幾個人,他也咬牙忍了。

而同時,鄭公心中又微有得意之意。心想豪強還是厲害的,等再過上百年,豪強成為了世家……自己就可高枕無憂了。

鄭公心中琢磨著這些時,聽到言尚好奇般問:“我來之前,聽說鄭家多年來魚肉百姓,鄉下所治之處,百姓不敢有一句怨言?”

鄭公一愣。

然後連忙:“郎君恐是聽錯了!鄭家絕對沒有魚肉鄉民!郎君若是不信,可以去問那些鄉人……”

言尚笑了笑,說:“何必問呢?既是鄭氏治下,自然無人敢說鄭氏的壞話。畢竟我總是要離開的,而這天下,卻缺不了鄭氏這樣的豪強。”

鄭公覺得對方說話怪怪的,他已有了些不悅,但看在公主的份上,還是沒有表現出來。

只當是年輕人不會說話罷了。

但是言尚身後的幾個幕僚表情已經很奇怪了:言二郎並不是不會說話的人。言二郎實際上是最會說話的人了……言二郎這是要做什麽?這和公主交代的計劃不符合啊。

公主不是這麽安排的!

言尚跟隨鄭公走在田壟間,看到綠野汪洋,百姓安居……鄭公也露出一些得意之色,言尚卻不等他多吹擂自己,就說:“這些便是強占了百姓的良田麽?今年收成應該很好。”

鄭公一怔,勉強說:“這也是為了給戶部交錢……公主管我們要錢,我們管百姓要錢。自上而下,大家都很難。”

言尚頷首。

鄭公走在前方,感慨一般說道:“郎君啊,我知道你什麽意思。你恐怕是不滿我這樣的豪強在鄉,然而我們也是為皇室、為世家做事。這些百姓啊,你看他們總想去告狀什麽的,其實他們已經過得很不錯了,至少沒有餓死,在我鄭氏治下,沒有出現民亂,沒有流民,不是麽?”

他沒有聽到言尚回話,不禁側頭去看,卻發現自己旁邊已經沒有人了。

鄭公驚愕回頭,見言尚和他已經隔了六七丈的距離。

少年郎立在田壟上,修身如玉,挺拔如竹。

言尚微微笑,說:“所以,搶占良田是真,射傷晉王是真,將殿下的人趕出去也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