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監國(第2/2頁)

至於心中的憋悶和心疼,他準備等回府後,找幾個侍妾好好發泄一番再說。

現在根本就不能想!

不能想!

周攸彥站在人群中,目光不動聲色掃向坐在上首的康元帝。

昨日康元帝剛剛出了罪己詔、心情正極度不爽,現下又因為這處眼皮子底下突然冒出來的火.藥庫,而差點沒被氣到心梗,正臉色鐵青。

現在就氣成這樣了?!

這才哪兒到哪兒。

至於剩下的,周攸彥的目光滑過面容鎮定的八皇子,眼底最快滑過一抹暗光,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詭笑。

敢派小白臉勾引他的婉婉,他死定了!

這一場地動,雖然沒讓京城明面上徹底亂起來,但因為這場地動,今天暴露出誰家的火.藥庫,明天暴露出誰家的刀劍器械坊,這一樁樁,一件件,讓之前康元帝好容易壓下去的怒火,又重新竄起。

康元帝本來就因為地動受了驚,之後又強忍惡心寫了一份罪己詔,再加上底下兒子們層出不斷的手段,沒過兩天便再也挺不住,怒火攻心,驚嚇過度,倒在了床上。

他這一倒下,本來只有四五分心思的幾位皇子,心思更是升至了七八分。

康元帝這半年多,大肆提攜老七,打壓並剪除他們羽翼的事,即便做得並不明顯,卻也並非無跡可尋。

本來他們還心下惴惴,縱使自己實力不弱,但一個合適的天時難尋。

而現在,顯然這天時就要到了。

至於,誰先動手,誰後動手,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誰能在這最後一博中笑到最後。

作為最近實力損傷最為慘重的三王爺,他在保險和一博中尋思良久,又與幾位幕僚百般商議,他最終決定,手還是要動的。

但是由於他現在僅剩下的實力問題,他應更多放在智取上,也就是撿漏。

最先動手,對他毫無優勢。

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然後一擊必中。

在之後的一個月中,繁重的災後公務,以及京城的緊繃局勢,讓本應安靜養病的康元帝,愣是拖拖拉拉地沒有好起來。

每天拖著個病體,處理完大半公務,也不願意放權。

最終,還是幾位太醫無奈苦勸他說,若他再不好好休養身體,恐對他接下來的壽數有礙,康元帝這才無法,準備放權。

是夜,他將自己手底下的幾個兒子思來想去,覺得只有被他下了絕嗣藥的小七最讓他安心。

於是次日便一道詔令下去,原本在戶部晃蕩的周攸彥,便在康元帝養病期間,直接擢升至監國。

其他幾位皇子:……憑啥?!

他們倒是想卯足了勁兒在周攸彥監國期間,給他找些麻煩,以奏請康元帝更換監國人選。

奈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也不知周攸彥背後站著的到底是怎樣一位高人,還是鄒丞相就真的那般給力,他們給周攸彥無論布下怎樣的障礙,都能被周攸彥一一化解。

不僅沒給他們尋到什麽好處,反倒讓朝中眾臣對周攸彥刮目相看,就連一些老臣的反應聲音,都弱了不少。

就在朝廷百官對周攸彥的感觀越發好起來時,大皇子最先掀起旗幟,光明正大地造反了。

並且他這次的造反理由,扯出來的還是七皇子的大旗。

直接言說七皇子他幽禁了康元帝,逼迫對方給予了他監國的權利。

至於這個消息是康元帝自己在早朝上宣布的,大皇子已經不再在乎。

反正最終的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

只要他取得最終勝利。

蘇滿娘在黎府聽聞了消息後,便立馬讓府中小廝和護衛守好大門,晚間加強巡邏。

黎銳卿自從京城地動後,要麽就是歇在折沖府,要麽就是早出晚歸,少有與她見面的時候,可以想見,最近京城的局勢都緊張到了什麽地步。

京城中,即便只是她一個婦道人家都明白,並不是幾個皇子不想動,而是他們沒有找到理由動。

現在大皇子已經動了,名頭已有,那接下來,想必剩下的幾位皇子都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會。

這一夜,京城外面兵馬戰鬥聲喧天,黎府之內更是燈火通明。

黎銳卿並沒有出現在府中,眾人雖說擔憂,但府中已有男丁,年齡最大的黎川智,今年都已十四,眾人也不會六神無主。

這天夜間,外面也有兵馬嘗試趁亂攻打黎府,但是由於黎銳卿明面上並未投靠哪位皇子,也並未有太多政敵,因此,那些人馬大都在嘗試過無果後,紛紛撤離,向著其他府門攻打而去。

在又應付走一撥人後,蘇滿娘舒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