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3頁)

李承煜為保京都竭盡全力,用了各種手段,奈何時運不濟,似連上天也利沈旸。

先前,在他調回北疆的部分軍隊後,朝廷人馬一度占了極大優勢,他信心也隨之大增,派陳祖德與韓榮昌兵分兩路,共同攻擊叛軍主力,務必圍殲。然而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夏日暴雨引發了道路阻塞,陳祖德的人馬被攔在路上,誤了和韓榮昌合圍作戰的計劃。

不但如此,數日之後,當陳祖德終於繞道趕去目的地,沈旸又料到了他的行軍路徑,設下埋伏襲擊,陳祖德敗,被俘之後,為求活命,竟帶著手下七八萬的兵馬直接投降了過去。

不僅如此,他還以自己的口吻再向天下各郡發了一道檄文,痛斥李承煜弑父殺君的罪行,稱他為天大最大之公敵,說自己如今擁楚王孫繼承大統,乃自拔以歸,並勸朝廷官員效仿自己,早日棄暗投明。

消息傳到京都後,李承煜在端王的提醒下,終於想到了被朝廷棄用多年的姜毅。待派人想要將他急傳入京重新起用,卻得知他已去了河西,拿下靖關。

叛軍節節逼近,已是攻打到了雍州一帶,只要奪下雍州,便就逼入京畿。

而此時,作為皇帝,他聲名狼藉,幾四面楚歌,更是無路可退。

不但如此,朝廷的政令也無法下達地方了。除了已投降叛軍的位於東都打往京都路上的鄭州、洛州等地,其余各州郡,雖未明目張膽投靠,但無不觀望,對朝廷要求派兵運糧的指令皆是置之不理。

李承煜暴怒,不顧郭朗等人的勸,決意禦駕親征。

上個月,他親自統領手中的最後一支軍隊與韓榮昌匯合,以圖力挽狂瀾,作最後一搏。奈何威信盡失,在雍州與叛軍遭遇後,作戰沒多久,手下一名一直受他信用的禁軍將領竟趁夜帶親信闖入營帳將他羈押,隨即連夜叛逃,將他送往沈旸大營邀功。

待韓榮昌獲悉消息,已是追趕不及。權衡局面之後,為免京都大亂,朝廷徹底崩潰,下令嚴格保守消息,不準外泄,自己死守不退,力保京都,同時派了親信,向京中的端王火速秘密送去一封手書。

京都之中,此刻表面看著還是一派祥和,街面上的店鋪也照常開門,但街上走動的人,卻比往日少了許多,民眾躲在家中,無事皆不出門,街頭巷尾,傳叛軍就要打來。

民間如此,朝廷裏的文武官員更是風聲鶴唳,人心惶惶。

皇帝離開前,將朝政交給了郭朗和姚侯二人,命共同掌事。郭朗沒兩日便染病,將事轉給姚侯,自己在家養病,閉門不出,誰也不見,包括他那些整日想要上門求問應對的諸多門生弟子和京中官員。

這日,當他收到了安插在前線的密探發來的密報,獲悉禁軍叛變皇帝被俘,大驚失色,愣了半晌,回過神後,第一件事就是派人立刻去探查姚侯動靜。

出了這麽大的事,自己既知道了,姚侯那邊,不可能毫無察覺。

他很快被告知,就在今日,宮中傳出了一個好消息,皇後有孕,昭告群臣。

郭朗斷定姚侯會來找自己,果然,很快便等到了前來探望自己病情的姚侯,於是撐著病體,見於書房。

姚侯關心了幾句他的病情,隨即告訴他皇後有孕的好消息,接著向他拱手求告,說他是百官之首,威望無二,希望他能和自己一道出面,趁著皇後懷了龍種的這個大好機會,安撫朝臣之心,穩定後方,以渡過難關。最後還說,等皇子出生,日後必拜他為師。

郭朗面上無不答應,心中卻是一清二楚。

皇後這個時候突然有孕,必是姚侯放出的假消息。

他和自己一樣,知道皇帝此番兇多吉少,怕是不可能回來了。

經過這半年戰事,到了這個時候,朝廷和東都的局面比較,已是一目了然。

在東都,早先作亂未遂逃走的長公主李麗華以姑祖母的身份支持楚王孫上位,沈旸為攝政王。不但如此,叛軍已控制多個州郡。而朝廷這邊,因為陳祖德帶的惡頭,不斷有官員舉家投向叛軍,沈旸那邊的聲勢,日益壯大。

京都日後若當真被破,別人誰都能投沈旸,唯獨姚家,想投也不可能,只有死路一條。

如今皇帝又出了這樣的事,他已是無路可走,只能寄希望於韓榮昌。若守不住,只能認命。但韓榮昌若是守住了,甚至有希望平叛,到時候,等他女兒十月懷胎滿了,“生”個太子出來,他姚家便可繼續執政。

他又擔心靠他一方撐不住這個局面,這才過來,想把自己也拉攏過去。

郭朗表面不動聲色,一口答應,送走了姚侯,獨自沉吟了許久,最後終於下定決心,趁著深夜從郭府側門出去,乘了一頂小轎,來到端王府邸,求見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