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買下田莊(第2/2頁)

司娓娓也是惻隱之心發作,又看著他們不像是偷奸耍滑之徒,這才花銀子買下了他們。

橫豎將來他們也會在田莊上應用機械耕種,種地和其它的活主要是靠技術,而不是靠死力氣,這些五十來歲的勞力也照樣能用。

司娓娓在應祥縣挑人的時候那是極其小心和仔細,生怕挑到了不合適的,給衛星村帶來損失。而這回就要放松的多。

畢竟,這邊田莊上基本就是農活和挖煤,沒什麽技術含量超高的流程,也沒有流傳出去就會惹來大禍的東西。

上回挑的那十幾口人,在石渣場幹得還不錯。

司娓娓最近的一次去,石渣場從外表上看起來,跟一個小農莊也不差什麽了。

大院高墻,田地平整,生活區,堆渣區,爐窯區,精煉區……都規劃得嚴整分明,絲毫不亂,至今為止,那些買來的工人,哪怕是不懂事的小娃子,也沒有往精煉區亂跑的,能進去的,只有楊添才。

因為楊添才忙不過來,又加了封大牛這個少年進去當幫手。

買下了這三十來號人,司王二人包下了一家小客棧。

給這些人買了新衣裳,一個個沐浴更衣,又請大夫來給摸了脈,算是入職體檢。

這三十來號人裏頭,有的從前就是下人,有的則是因為荒年淪落為奴,幹的都是粗重活,少不了有些暗傷舊症,司娓娓也不吝嗇,讓大夫該開藥的開藥,該診治的診治。

這些人能被賣到了臨河縣這樣的窮縣來,本身就是底層中的底層。

司王兩位東家來挑人,說是要去莊子上幹農活,還是個廢棄的莊子,都做好了幹苦力一輩子的打算。

這會兒居然能吃飽穿暖,還能讓大夫給瞧病,一個個都驚呆了。

雖說他們能被賣,那肯定身上就沒啥影響行動的大毛病,但磨人的小毛病還是不少。

比如說有的眼睛總是幹澀微痛,有的下腹時不時隱隱作痛,還有的頭發裏害個瘡,胳膊上脫塊皮等等……

這些小毛病雖說不要命,可也實在讓人不舒服,只他們都要賣身了,愁的是每天能不能填飽肚皮,自然就沒錢也沒工夫去管。

但新東家讓大夫給看完,還花錢贖上些藥膏藥粉,藥水藥丸。

有的立馬就見效,有的暫時沒反應,但看到別人都好了,這心理也跟被影響了似的,覺得也舒服些了似的……

總之,還沒開工,兩位東家就先刷了一波好感度。

體檢完,司娓娓和王大軍輪番給這些農工做思想培訓。

兩位東家做起培訓來,風格不同,內容也不同,但配合得起恰到好處。

王大軍主要說的是去了以後要幹點啥活,有什麽章程制度。

司娓娓則說的是福利待遇,日後發展。

甚至還給他們上了幾堂掃盲課。

這三十來個人裏頭,只有兩個人是勉強識點字的,其余的全都是睜眼的瞎子。

由此可見,古代教育的落後了。

通過培訓的三天,司娓娓和王大軍通過觀察,討論一番,選出了臨時的莊頭和副莊頭。

緊接著,就是要出發去田莊了。

他們從開陽縣過來的時候是帶了一輛馬車,買了人之後,在臨河縣城裏又買了輛馬車。

臨河縣城買個下人,買個田莊啥的都便宜,可買馬車,反倒貴了兩成。

不過他們也都是不差錢的富商,也就不在乎這個了。

在臨河縣城裏采購了大量的物資之後,這一行人就前往田莊了。

馬車有兩輛,裏頭裝滿了生活物資。

因此除了抱在懷裏的小娃兒,大部分人都只能靠步行。

而一些壯勞力的背上,還要扛著大包,裏頭也裝的是用得著的東西。

司娓娓和王大軍挑的這個時間點,正好是夏末初秋,如果動作快的話,還來得及種上一波糧食和蔬菜。

跟著司娓娓他們去田莊的,還有衙門裏的兩名衙差。

他們雖然也是步行過去的,但還是挺樂意出這一趟差的。

畢竟,這兩位出手大方,路上吃喝全包,不過是給他們送到了地方,拿出圖冊來核對一下,就能收到十幾兩的好處費,誰不樂意呀?

臨晨出發,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三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