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回村求助(第2/3頁)

但是大夫們沒一個敢開藥的,也不算個事呀。

怕是再過幾天,就要頂不住壓力了。

司娓娓一回到衛星村,就馬不停蹄地開船回了朝圩村。

這次回去,也帶上了崔小強。

崔小強終於在村外的世界浪夠了,而且他的手機和充電寶也徹底沒了電,不回不行了。

一回到朝圩村,司娓娓就直奔機房。

把耿二叔的實驗數據都傳過去,司娓娓就趕緊向對方求救。

司娓娓:“以上就是病人的各種數據和體征……”

也得虧當時有許小雲在,許多不方便男大夫看的,都讓許小雲看了以後告訴了耿二叔。

耿二叔雖說是多年的老醫生了,但他一輩子行醫都在一個小村子裏,他見過的病人和病種太有限了。

而武三舅那邊的專家可就大不一樣了。

別說專家了,就是那些普通三甲醫院的醫生們,哪個一天不看個上百號病人?

醫學本來就是建立在經驗體系上的,海量的病人才能成就名醫國手。

就那些個一天也看不了一個病人的,哪怕他是什麽博士畢業啥的都沒用,全都白扯。

所以司娓娓還是挺有信心能拿到正確的診療方案的。

武三舅:“這些數據和體征已經發送給幾位專家做研究了,大概可能兩個小時後出結果。”

司娓娓:“拜托了!雙手合什.jpg。”

雖說想不到辦法,耿二叔應該也不至於有危險,但司娓娓覺得耿二叔也是想治好範氏的。

出於對衛星村的穩定考慮,司娓娓也覺得範氏最好還是能挺過去。

畢竟,三皇子是六縣之地的土皇帝,如果他的後院狀態不穩定,勢必也會引起封地上的不穩。

一個安穩的地方,是衛星村發展壯大的前提啊!

在等著專家們分析出結果這兩個小時裏頭,司娓娓也沒閑著。

趕緊叫來了村委會的人,開了個通報會。

當然了,她不會傻得告訴大夥,耿二叔被征召出不來的事兒。

而是說了下衛星村的發展情況。

田地大豐收,縣城裏的商鋪穩定獲利。

還有石渣場終於實驗成功,這次就帶回來兩百多斤的金屬顆粒。

下一步,就是在村裏的鐵匠鋪,加工成各種各樣急需的零部配件了。

現在朝圩村是各種技術都不缺,發展的瓶頸就在金屬資源和化工原料這塊了。

當然了,勞動力少也是個問題。

司娓娓都打算好了。

衛星村現在不靠著朝圩村也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而且還能穩步盈利。

石渣場是個表面上燒錢的項目,但目前已經制出了將近兩噸的水泥。

可以用這些水泥先把衛星村到石渣場,衛星村到縣城的兩條路給鋪了。

等鋪完了這兩條路,余下的水泥就可以投放到市場上。

半年內實現盈利也不成問題。

這樣的話,留給村裏的可用資金那可就多了。

司娓娓就準備讓村裏出個新政策。

鼓勵育齡夫婦優生優育……二胎三胎四胎都有獎。

學校肯定是免費的。

而且還跟常家羊場和李家商量好了,每天課間的時候,都會送來羊奶和水果。

這些課間福利,也是村子裏出錢的,就是為了給孩子們保證營養。

司娓娓這些提議,有先前那些盈利項目打底,村委上的這些人也就沒有人反對的。

輪到個人發言的時候,孔來富還站起來,欠兮兮地賊笑。

“我和草兒這個月就要結婚,以後保證能拿到獎勵!大家夥就瞧好吧!”

而剛當上新手老爸的孔金順則在那兒替他家寶貝閨女拉票。

“我閨女啃腳丫子的視頻我已經放上村官網啦!大夥兒別忘記點贊啊!再有十八個贊就能沖上前三啦!”

說來也奇怪,早先朝圩村是一窩一窩的生兒子。

年輕人裏頭,天生的男的就比女的多。

更不用說還有好幾個閨女都嫁出了村,所以在二十到三十之間男女比例是失調的。

但自打老羅和方老師生了村子裏第一位穿越寶寶以後,朝圩村的風水似乎改了過來。

女寶寶多了。

而在孔金順家的二樓臥房裏,田草兒正在跟周小蘭說悄悄話。

“你家婆婆沒說什麽吧?”

周小蘭做完了月子,但還沒出一百天,就不能出門,只能在樓上樓下走走。

“沒有,天天抱著果果,都舍不得撒手,我就是喂奶的時候才能看著她……你看,這會就在院裏呢。”

田草兒站在窗戶前頭往下看,就看著孔母正歡歡喜喜地推著小車,指著院子裏的花花草草,讓不到兩個月的小娃子認呢!

“你婆婆可真好。”

田草兒還記得自己鄰居家的小媳婦,才嫁過來第二年,生了個閨女,在那家都不敢大聲說話,月子才坐了不到十天,就背著閨女開始幹活了。娘家人也不敢上門,洗三宴周歲酒那是想也別想的……後頭又生出了兒子,小媳婦才敢大聲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