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如此親爹(第4/4頁)

所以就得重編。

幸好方老師家的寶寶有半歲了,活潑可愛很好帶,方老師上課的時候,就有村裏的老人去幫忙看著,而且因為村裏像方家寶寶這麽大的孩子就她一個,那都成了全村的寶貝,老人都是搶著帶的。

方老師有空的時候就編幼兒教材,這本繪冊也是其中之一。

上頭的小動物萌趣十足,場景可愛之極,就是讓司娓娓這個大人來看,都覺得愛不釋手。

她就想著做一批雕版印刷的母版,拿到衛星村去,弄到紙和墨,就能搞圖書的出版……司娓娓暫時不打算搞經史子集的印刷,就弄點幼兒圖書,啟蒙書,將來有余力的話,才來點通俗小說什麽的……

總之,這是技術含量和知識含量比較高的產業,盈利高還很難模仿超越,如果能弄好的話,衛星村的資金將更加充足,可以源源不斷地投入到煉鐵坊裏……

朝圩村搞雕刻母版的好處是他們有打印機。

先把內容用熱轉印弄到木制板上。

再請村子裏的老人將這些板用小刀刻出來就好了。

好些老人別看好像落伍於時代的樣子,其實人家年輕的時候毛筆字練得好著呢,而且有閑工夫有耐心,十幾位老人合作,兩天就能搞定一本。

司娓娓一直等到了三本完工,這才帶著大批的物資回到衛星村。

上河村,在村子裏的一戶戶民居外,傳來了小童們響亮的招呼聲。

“單三爺爺,三奶奶,快些準備啦,耿神醫他們來啦!”

“村長爺爺,神醫爺爺要來啦!”

“劉大伯,神醫已經到了村口啦,正朝這邊走著呢!”

這些人家裏急忙傳出回應聲,還有好些人就立馬出了屋。

還要整整衣裳,擦把臉什麽的。

耿老二在上河村實在是太受歡迎啦。

一開始耿老二過來,說是想要研究看看,能不能給他們村子的人治了病。

上河村的人就都不太信。

鄉下方圓四十裏內,就沒有大夫,應祥縣城裏倒是有幾家醫館,回春堂是最有名的。

可也是拿錢才能進的,一開藥就是幾十文出去了,月月都得吃,吃不了多久,家底就都被掏空了……哪有什麽好心的大夫白搭工夫來給他們治病啊?

倒是五年前來個一個遊方郎中,給一個病得嚴重的小娃子瞧過病,三文錢給了一劑藥,喝完了屁用不頂,那郎中又早跑了。

所以對這種送上門的好事,村裏人都不敢信。

也就是因為耿大夫是衛星村司小官人安排過來的,大夥這才有幾分配合。

不過這個耿大夫的確是一文也不收村民的。

他給大部分人把了脈,檢查過後,就熬了一些藥水,分給大夥喝。

大夥想著這藥水真要不好的話,這耿大夫也跑不了,就半信半疑地喝了。

耿大夫還給他們開了食單,教他們每天多吃點什麽菜什麽飯……

這窮苦人家,哪裏講究得起來,也就是這兩個月,多了一份進項,這才能吃飽了,哪裏還敢挑?

因此大夥都是表面應和,實際沒幾家是真按著耿大夫的食單吃喝的。

但前些天,有幾家在外頭的上工的人回來,見著了家人,都吃了一驚。

說是看著在村裏的這些人,氣色都好了不少,明顯跟從前不一樣了。

他們這才留了心,拉過在外頭幹活的人跟沒去外頭的人相比,差不多的年紀,就是一家子兄弟,都能看出來不同。

大夥這下算是信了耿大夫。

這不,耿大夫每次過來送湯藥,大家都特別積極,不但派人去鄰村幫著推車,還早早地都迎出來領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