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欣欣向榮(第2/4頁)

王大軍把自己的手機拿出來,豎著擺在桌上。

他點開了專家的視頻。

“這個就是專家給的成分分析和工藝流程……”

王大軍在朝圩村的時候,就已經看過了好幾遍,雖說還不是不太懂吧,但多看幾遍熟悉了倒也沒那麽讓人頭疼了。

實際上,在座的四個人都是外行。

也只有楊添才,因為這一年來都在突擊培訓,算是了入了點門,大致算是看了個明白。

“這樣,咱們先用木炭試試,等以後弄到煤炭,再加大加量,不過專家們也給了開陽縣附近的煤礦分布地圖,等鐵渣山的事情緩一緩,就可以去找煤炭了。”

煤炭是重工業發展的重要能源,可惜開陽縣並沒有煤。

從地圖上看,鄰河縣倒是有幾個煤礦點,但這個時代的人還沒開始大量使用煤炭,因此鄰河縣也沒有開采出煤礦來,不然拿著銀子直接去買就行了。

然而要開煤礦,這又是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的重大項目,他們只能是落實一樣再來一樣。

“我臨出發的時候,武三舅那邊傳來了個消息。”

王大軍激動不已,“那邊根據咱們發過去的資料,找到了一千多年前煉鐵留下的鐵渣山!”

幾人都愣了,“啊?”

“那鐵渣山大概是年代久遠,而原本上河村的人因為環境汙染,人口越來越少,最後那片地方成了無人區,再經過自然演化,鐵渣山上覆蓋了一層厚厚的土壤,慢慢的汙染自我凈化,上河村就長成了森林,再往後又有了村子,而地質勘探探出來的是上河村另外一個方位的礦脈,位置埋得比較深……”

“專家們對上河村的環境凈化,還有地質變遷都非常感興趣,有幾個方面的專家都立了項,準備以一千年前為參照,來做對比研究。”

“還有呢,也有醫學專家想要在上河村開展一個人體健康恢復項目,耿二叔就特別樂意當專家的實際操作助手……這不,他也想出村,但是你這個村長沒批準,而且村子裏一時半會的還沒安排好……你看這個事怎麽樣?能不能接?”

耿二叔雖然都當爺爺的人了,可如今仿佛煥發了事業上的第二春,整個研究藥材,看學習資料,忙得不亦樂乎,但村裏這一百來號人,除了幾位需要定期用藥的老病號,其他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來到了古代,空氣水土都好,身體健康了不少,生病的不多,因此耿二叔能實際上手的案例也不多。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

所以他一聽到這個受汙染人體的修復項目,就立刻心癢癢的,只是他到底是村子裏唯一的村醫,不能說走就走,得經過村委批準。

這些話一說,別說楊添才崔小強他們了,就是司娓娓也是愣了半天沒說話。

她是沒想到,朝圩村的穿越,居然還能發展到如此的程度。

受汙染的人體恢復,還有地質變化這些科技研究,可以這麽搞?

她其實一直就有點擔心,539那邊對朝圩村的支持,跟朝圩村這邊能給的,實在有些不對等了。

如果說539那邊因為投入太大,項目要中斷,或者不中斷而是維持的話……

朝圩村民們那隱隱盼著的重返現代的希望,豈不是就要破滅了?

而要靠著朝圩村自己的科技實力實現突破回到現代,就這種沒資源,沒人力的情況,跟石器時代要造火箭也差不多了。

但這些個項目,讓她看到了古今之間可持續發展的新希望!

“我覺得完全可以!耿二叔不怕吃苦,願意為項目作貢獻,這是好事啊!”

“我的媽呀!耿二叔這麽大年紀了,還能跟著教授做科研,太牛叉了啊!要是能出成果,耿二叔必須榜上有名哇!”

這會兒司娓娓的想法,崔小強也差不多get到了,難捺激動地叫了起來。

楊添才沒說話,不過也嘿嘿笑著直點頭。

耿二叔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他又何嘗不是馬上就能看到新曙光?

衛星村的煉鐵廠,司村長已經說了,只要能順利建好了,他就是廠長啊!

甭管是在什麽時代,規模大小吧,廠長也是開創實業的重要職位啊!

“我擔心的,就是耿二叔如果不在村裏,萬一有人生病啊啥的,可就找不著人治了啊。”

“嗯,這也的確是個問題,我看耿二叔也得多招兩個徒弟學起來了。”

“但咱村的年輕人能用得上的,就那幾個了啊,而且也沒合適學醫的。”

孔金順,孔來富,趙小二,楊添才……這些人有的會算賬,有的身手好,有的會種地,也有能打鐵的……可劃拉來去,就沒有一個能有學醫天分的!

要知道,別的行當都能湊合,拔苗助長,只有醫術這一塊不行。

一個弄不好,那就是要出大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