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尋訪新村(第2/2頁)

自打這個月月頭起,村民們就開始都在自己屋裏頭做飯了。

先前是因為要大搞建設,新村民們大都是小孩,就都吃的是大鍋飯。

如今高老頭一家,賀氏祖孫,封大牛兄弟,他們都能自己做飯,幹脆就給每個屋子都砌了小灶,每人每月都有定量,自做自吃,也更方便過冬。

至於年紀還小的雙胞胎和許家兄妹,還跟著王大軍他們吃大鍋飯,等到他們年紀再大一點,也會被分出去自己做小灶。

收了秋以後,天氣會越來越冷,大夥就沒什麽事情幹了。

王大軍就準備讓趙家老兩口回村,畢竟上了年紀的,在沒有暖氣的屋子裏住受不了。

誰知道趙小二這家夥就惦記著冬天在衛星村種大棚土豆,他不回去,趙父趙母也不舍得走。

這不,正好村長司娓娓還帶來了十幾麻袋的羊毛。

這些羊毛就發給衛星村的村民,紡線加工成羊毛衫,等賣出去以後,每一件都能拿到工錢。

賀氏和老高頭他們幾個正覺得他們沒幹重活,現在又閑下來自做自吃,光是等著東家發糧發肉,覺得心裏不安呢,有活兒分給他們,反而心頭穩了不少,只要還有用處,就不怕沒飯吃了不是?

這不是,由趙母當師傅,大夥都坐在屋頂上就著光亮紡線呢麽?

這紡著紡著,可不就看到下頭來了一隊人馬?

趙母一驚,趕緊就打發許小山跑下去叫人。

王大軍拿著望遠鏡一瞅,就樂了。

這是鄭將軍啊!

沒想到這位還親自上門來了。

看著沒帶多少侍衛,倒是帶了輛馬車,想必裏頭裝的還是禮品之類。

他就趕緊帶著人迎出來了。

鄭良被熱情迎進了村子。

等進了這個石頭寨子,他不動聲色地打量一番,只見屋子是沿墻一路修起來的,每間都大小一致,裏頭還比在外面看著更大一些。

村民們也不多,除了幾個年輕壯丁之外,就是些老弱婦孺,加起來頂多二十來號人。

但看裏頭的布局,卻是井井有條,一應俱全,房屋比現有的人還多。

“王兄弟,司兄弟,你們這村寨當真是修得好啊!”

“將軍謬贊……”

王大軍領著鄭良在村子裏參觀一番,介紹著村子的由來。

“久不返鄉,沒想到這次回來,老家的村子也毀了,沒剩下幾個,我只好帶著同村人尋到了這裏,從頭修了這個村子,又收留了幾個孤兒,這不,才收了秋,正是農閑,司弟想了辦法買到了一批羊毛,準備做成衫子,放在縣城售賣,也掙幾個吃飯錢。”

鄭良對於村子的整個結構和布局都很感興趣。

但輪到具體的雞窩,馬棚,羊圈,豬圈,中心的菜地,就沒什麽興致了。

這會兒一聽說羊毛,衫子,就好奇地發問了句。

“羊毛如何做成衫子?”

王大軍左右一瞧,正好看到三歲的小女娃喜鵲好奇地躲在角落裏看熱鬧,就沖著小家夥招了招手。

喜鵲回頭看了眼她奶奶,賀氏沖著她點點頭,小女娃這才怯生生地走到客人跟前。

鄭良這才看到,這才到大人膝蓋高的小女娃,身上穿著一件黑色的小坎肩,這小坎肩毛絨絨的,又緊貼在身上,襯得小孩的臉越發白嫩可愛。

“就是這樣的衫子,穿著貼身又暖和。”

司娓娓拉過小女娃的手,讓小女娃轉了一個圈,展示身上的羊毛坎肩。

這坎肩穿在小孩身上,一點也不臃腫,黑色配著粉

從朝圩村運來的都是大人的衣裳,沒有這麽點小孩的尺寸。

這件小坎肩是趙母為了給大夥做示範,用粗竹針最先織出來的,只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

雖然用現代的眼光來看,這是個有點簡陋的小坎肩,可在古人眼裏,這種無縫的衣衫能伸縮貼身,又暖和,實在神奇又巧妙!

就是賀氏這樣家裏養過羊的,也萬沒想到那又粗又臟的羊毛,還有這樣的用處!

鄭良彎腰伸手,摸了摸那羊毛坎肩,入手也沒他想的那樣粗硬,反而柔軟暖和。

不由大為驚奇,“這可真是化腐朽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