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搜救人手(第2/2頁)

這不,在這位古人大妹子面前,她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話裏有水分,說得特別自然。

賀氏就十分惋惜,拍著大腿。

“哎呀,早知道,我們村就有好幾個不錯的姑娘,我給您家的小二郎做個媒多好?”

尤其是有個長得俊俏的姑娘,還管她叫表姨呢,又能幹又懂事……可惜,唉,不想了!

趙母是聽賀氏說過她們村遭了土匪的事的,也知道後來村裏的地痞勾結外人,把剩下的婦女們都給拐賣掉了……想到這裏,也覺得痛心!

那些該死的惡棍!

把附近村落裏的大姑娘小媳婦都給禍害了,讓她家小二子上哪去說親去?

兩位老太邊吃邊嘮的時候,司村長也在跟王大軍說起招人大計。

“我看新村的建設已經有了基礎了,接下來的活那是幹不完的,關鍵咱們還得招人進來。”

王大軍也有這個意思。

這兩天圍墻已經建起來了,兩米高的墻,又有捕獸夾,野獸們吃過幾回虧就不敢再來了。雖說這個高度防不住人吧,但在這荒山野嶺的,各村都沒住戶了,一時半會的也不會有外敵來。

靠著圍墻起了兩排的小平房,其中一排已經住上了人,另外一排還空著。

接下來的活就是水磨的工夫,由老趙頭這個木工師傅牽頭,在附近砍些木頭,做個引水的小水車,把山泉水引到新村裏來,再打幾樣小家具,鋪個木地板什麽的。

余下的勞力可以把附近的荒地開出幾塊,先種上土豆,這個趙小二又很在行。

所以招人大計,這時候就能開始了。

新村看著初具規模,可要做的細活多如牛毛,不管是基建,還是養殖,耕種,紡織,都需要人手,不可能朝圩村的村民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好了,再去招人……

“招人肯定得招,但咱們去哪招呢?”

他們去省城的時候,在城外看到了成百上千的流民。

那些流民,還大多都是壯年男人,估計只要給口吃的,就能跟他們走。

但他們那時候也不敢招惹啊。

一個是還沒想出新村的法子。

二是誰知道跟著他們走的,會不會有心懷不軌的,到了半道上,來個裏應外合,把他們三個一鍋端了?

“省城那麽遠就算了,縣城……也不要去了,咱就在這方圓百裏的各個村子找找吧,就像是賀大娘那樣的我看就可以。”

司娓娓對這幾位新村民比較滿意。

封家村的幾個小孩子年紀小,現教現學,很容易就能讓他們對衛星村產生依賴和歸屬感。

賀大娘則是家破人亡,過去的村子又不可能再回去,她為了小孫女也會在新村裏盡力表現和融入。

而賀大娘這個年紀,放到別的村裏那都是拖累,不太可能被接受,何況現在是荒年,誰家也沒余糧,但在衛星村,不差糧食的村民們,只會覺得這位老太做飯好吃,又勤快又會來事,不會覺得賀大娘不能下地就不是勞力了。

畢竟,新村開出來了荒地,也會大量采用機械作業,用不著純靠人力那麽累的。

如果真的碰到壯年流民,司娓娓反而會有點疑慮。

畢竟一個年輕男人如果反骨起來,那破壞力,那可是相當大的。

她甚至跟王大軍商量出了今年收容壯年男人的上限,最高不超過三個。

而且這三個還不能沾親帶故。

女人,老人和小孩則不在此列,當然了以目前的規模來看,今年村裏最多還能再容納二十個人,二十個也是上限了。

稟承著這個原則,司娓娓帶著三個人,組成了搜救小組,早出晚歸,這樣花了十來天,總共帶回來了五個人,一位老人,兩個十三四歲的雙胞胎少年,還有一個帶著嬰兒的婦女。

這裏頭,兩個少年是一對兄弟,老人是婦人的爹。

能幸存下來,都是運氣。

兄弟倆是全家人逃荒的時候,因為後媽動手腳,故意丟下了他倆,他倆幸運地在山裏撿到了不知是誰家逃荒時漏下的一袋子幹餅,靠著這些幹餅和野菜泉水熬過了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