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外洋神藥(第2/2頁)

又讓人尋了只雞來,強給它灌了進去,那只雞活蹦亂跳的……甭管明後天怎麽樣吧,反正應該是沒劇毒的!

那就可以一試了。

醫官拿起小瓶子,上頭貼著的紙條上用細筆寫了小小的字,還缺胳膊斷腿的,幸好還能看得明白。

一次一粒,一天三次。

醫官向等在外頭的三殿下稟報了聲,就拿著藥瓶進了廂房。

雖然岑先生昏迷不醒,牙關緊咬,但身為有經驗的醫者,對給這樣的病人灌藥,自是有一套的。

仆人將岑先生半扶起來,兩位醫者一人取針灸刺合谷和湧泉,另一人瞅準時機,將裝在銀制長流匜(灌藥器)的藥水在張開牙關的一瞬間,眼疾手快地灌了進去。

藥灌進去,一時半會兒也看不出來有什麽變化,醫官們交待仆人兩句,又出去向三殿下復命。

“殿下,夜深露重,不若先去暫歇,若有反復,我等再報與殿下便是。”

這外洋來的藥也灌下去了,岑先生這匹死馬能不能活過來,就要看天意了。

三皇子想了想,“孤就在旁邊等等吧。”

他進了旁邊的屋子,只和衣坐在椅上,眉頭緊鎖,深陷愁雲。

一擡眼,就瞧見了侍立一邊的鄭良。

“常善,你說說,這些流民要怎麽才肯安然回鄉?”

他領兵而來,碰上那不長眼的小股流寇,那自然是如摧枯拉朽一般無情蕩平。

他知許多流寇中的小嘍羅,都是身不由已,被挾裹成了匪寇的。

因此首惡誅殺,頭目審明再殺,至於那些底層的小卒,能留一命的就留一命,只是拘羈起來,細細審理,若有濫殺無辜者,還是會明正典刑。

這不,一路行來,已經抓住了上百個流寇,這會兒都關押在縣衙大牢裏,一天只給一桶清水,一個粗糧饅頭,吊著性命而已。

至於其他的流寇,他也派手下得力將士,四出剿匪,想來雖然南五縣匪如牛毛,也早晚有被肅清的一天。

可是南五縣的平民百姓,卻都死的死逃的逃,就他占的這個開陽縣吧,幾乎變成了空城。

也是他讓士兵們煮了米粥,在大街上來回喊著賑災放粥,這才有躲藏在家中地窖或者枯井的老百姓怯生生地出來領粥,但這些加起來,都沒到一百。

而他先前派人去各縣各城流民聚集之處,動員大家回鄉,也都還沒什麽消息。

他身為聖上第三子,跟聖上一樣,有點能耐都在領兵打仗上頭,對於內政治理完全不通,本來有個岑先生能替他出謀劃策,結果岑先生在路上就倒下了,讓他智計無出,捉襟見拙,諸事不順。

如此下去,他還怎麽替長兄打開局面,從旁助力?

鄭良也是不善長動腦子的武將,不過他父親還算有點文化,還給他起了字,為常善,他是三殿下的心腹,所以三殿下就以字來稱呼他。

這會兒聽到三殿下這句問話,他不由得撓了撓頭。

“殿下,只要能讓百姓們知道,家鄉已經平定下來,且有活命的余糧,該就會回鄉了吧?”

不過這會兒雖說大軍是壓倒性的優勢,可麻煩就在匪徒小股分散,神出鬼沒,總也剿滅不盡,而上萬大軍人吃馬嚼,耗費太多,時間一長,怕是朝中彈劾殿下的碎嘴子就多起來了,鬧不好臨陣換將,殿下費心費力,反而為他人作嫁衣裳。

忽然鄭良靈機一動,“殿下,末將派人去了應祥縣探聽,沒想到果然和那外洋來的商販說得一樣,果然有豪強王家,掠賣災民為奴,私開鐵礦,圖謀不軌,不如將那礦圍了,解救出眾災民,可不正是兩全其美?”

得虧那商販告訴了他情報,不然他們幾個去了應祥縣,說不定也要中了暗算。

而他直接略過應祥縣,去了別縣買藥,算是節省了不少時間。

三殿下目光閃了閃,顯然很是心動。

將王家打下來,不光能為民除害,還很有利可圖,的確是塊大肥肉。

可是吧,他領旨來南五縣賑災,卻跑去打了應祥縣,如果被皇後一系的人彈劾的話……沒有岑先生分析利弊,布置謀劃,他是真的有點怕吃了朝堂上那些明爭暗鬥的虧啊!

他正舉旗不定,就聽著外頭有人驚喜地高呼。

“殿下,殿下,岑先生,他,他……好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