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開啟地圖(第2/2頁)

湖水雖然是鹹的,但鹹度並不高,只能通過大量的暴曬得到粗鹽。

之後再加水過濾,加石灰水去毒,再加熱過濾,最後的確能得鹽,但是這種辦法弄出來的鹽,效率不高,而且品質跟現代的鹽還是差不少。

司娓娓在試驗過後得到了兩大桶的鹽,應該是夠全村人吃上一個月的了。

隨後她就打算將這制鹽這個活兒先放一放,完全可以等到盛夏時節,利用陽光制出一年用的鹽來。

造船的話,村裏就算有幾位老漢曾經做過木匠,但因為朝圩村地處內陸,周邊也沒有大江大河,對船這個東西完全沒概念,還是邊商量邊做,才算弄出了一條不太像船的小船來。

湖裏的大魚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凡是一米五以上的,都成了村民們的美食。

治安隊的人已經連著三天沒有捕到過超過一米的魚了。

朝圩村民們捕大魚,不光是為了吃,而是想要把這個湖當做和外界聯系的通路,因此就不能留下安全隱患,在感覺清理得差不多之後,就停止了誘捕。

但即使這樣,也沒敢冒然讓活人試驗,而是紮了個木筏子,綁上只羊,用繩子系住一頭,將筏子放到湖中心……

用羊試驗過幾次感覺湖中生物再也不構成危險,這才讓村民上船。

夏日炎炎的三個月,治安隊的一幫人幾乎都輪流泡在湖水裏。

本來就會遊泳的人水性更佳,旱鴨子也能在水裏紮幾個猛子。

司娓娓會遊泳雖然是在遊泳池裏學的,但她身體素質好,有運動細胞,很快就在湖裏暢遊來去,甚至碰上了一米長的兇猛魚類,也能拿著刀子來個水中搏殺。

她是要打算坐著船沿著水路去探險的先遣隊員,如果不會這個,怕是還沒出大湖就船翻人亡了。

治安隊的漢子們肯定不會讓司娓娓把他們都甩得遠遠的,不但得學會,還得比村長練得久一點,不然這張老臉往哪擱?

落日下的安遠城,巍峨雄壯。

兩行等待入城的隊伍緩緩前行著。

就離著城墻二三百米遠的地方,卻搭著大大小小的窩棚,窩棚裏的人都是骨瘦如柴,衣衫襤褸。

一個頭戴鬥笠,身穿灰色短打扮的漢子站在自家的騾車前,打量著窩棚那頭,仿佛看得入了神。

就有那窩棚裏的貧民,遠遠地就跪下,嘴裏念叨著聽不清的詞兒,不用細琢磨就知道是求乞。

站在那灰衣漢子後頭的入城客都忍不住直撇嘴。

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路人啊!

在這省城的城門口還敢盯著那些流民們看,是真嫌自己的的荷包太鼓了,錢沒地方花了怎地?

這些五縣流民,把本縣縣城都洗劫一空,一路所到之處,那就跟蝗蟲一樣,不是搶劫就是傳播瘟疫,據說三個月裏就死了數十萬人。

好不容易瘟疫壓下去了,朝廷也派兵去清剿流民匪了,這些從五縣裏逃出來的災民卻都滯留在省城安遠城外,讓省城的平民百姓,出入都遠遠避開,壓根不敢去招惹。

“金順,到我們了!”

一把清朗的聲音叫醒了正在發怔的灰衣漢子。

這漢子正是朝圩村村民孔金順,他在一個月前做為第一批探險隊員,跟隨司村長,坐著村裏自造的四不像小船沿著大湖的支流水路,離開了山區,來到了平原地帶。

果然跟田草兒說的一樣,沿岸村子十村九空,蕭條荒涼……司娓娓根本沒敢上岸逗留,就加速離開了。

一直到了能看到人煙的地方,司娓娓他們才敢下船登岸。

他們坐的船本來質量就不怎麽樣,一路上跌跌撞撞也快報廢了,司娓娓他們隨便找個了地方把船藏了起來,也沒抱著太大期望,丟了再造吧。

這幫人下了船之後,也去了幾個有人煙的村鎮……

這些村鎮雖然沒被流民沖擊,但本身就不繁華,別說大商鋪了,有的地方就連個客棧都沒有。

最後司娓娓他們決定進省城。

朝圩村是可以閉門發展,但總要知道外界倒底是個什麽狀況。

進安遠城的入城費,一個人二十文。

以司娓娓目前所知的物價,一文錢能買一個糙面餅,足夠一個流民活上一天的口糧。

這也難怪城墻外有那麽多住窩棚的災民了,有那二十文,都夠活上二十天的,哪裏舍得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