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傾囊相授(第3/4頁)

她讓人去王寺傳信。

很快,聽到消息的畢娑先趕了過來,欣喜若狂地領著蒙達提婆去見曇摩羅伽。

曇摩羅伽從王寺回到庭院,看到蒙達提婆,怔了怔,不動聲色。

內室安靜下來,燭火微晃。

兩人對視了片刻,蒙達提婆先朝曇摩羅伽行禮,為他診脈,看了看他的脈象,眉頭緊皺,長嘆一聲。

“分別以來,想必王依舊勞累奔波,修習功法……”

畢娑深深地嘆口氣,焦急地問:“您可有根治之法?”

蒙達提婆搖頭:“未曾發現,不過我找到幾個妙方,可以一試。”

聽了前半句,畢娑有些失望,不過聽他說可以試試妙方,臉上又露出期待的神情。

曇摩羅伽面不改色,淡淡地說:“勞累法師了。”

蒙達提婆笑了笑,謙恭地道:“王率軍大敗北戎,震懾四方,諸國歸附。亂世之中,王一人身系數萬百姓安危,若能根治王,可保幾十年太平安定,造福數萬生靈。不敢稱勞累。”

畢娑在一旁笑著說:“法師的住所已經打掃幹凈了,這一次法師可要住久點。”

蒙達提婆微笑,道:“不論妙方有無藥效,我會長留王庭。”

畢娑歡天喜地,高興得直搓手。

曇摩羅伽的視線在蒙達提婆臉上轉了一轉,看著搖曳的燭火,“生死無常,一切皆空,強求不得,法師說過,既不能醫治我的病症,不會再回王庭。”

他和蒙達提婆理念不合,不過互相尊重,並不會指責對方的道,蒙達提婆完成約定後,啟程回天竺,用不著再回來。

蒙達提婆點了點頭:“離開前,我確實覺得此生不會再回王庭。”

他追尋的道不在王庭。

“法師為何回頭?”

蒙達提婆看著曇摩羅伽,答道:“為兩個人。”

曇摩羅伽眼簾擡起。

畢娑一臉茫然,“除了王,還為了誰?”

法師不是為曇摩羅伽回來的嗎?

蒙達提婆合十拜禮,“還為了文昭公主。”

曇摩羅伽望著他,半晌沒作聲。

蒙達提婆從袖中取出幾封信,擺在長案上,鋪開,信封上的字跡雋秀婉麗。

曇摩羅伽垂眸,拿起信件。

第一封信是一年前寫的,他認得瑤英的筆跡。

她在信中說自己病症加重,問蒙達提婆該怎麽緩解痛苦。

信上所說的病症,全是他的症候。

他拿起另一封信,這封信是十個月前寫的,依舊問的是病症,這一次問得更具體。

當時她不知道他所練功法奇詭,連蒙帶猜,以為他以丹藥激發功力,被丹藥反噬,問了很多丹藥的事。她母親是因為天竺丹藥才導致發瘋,她怕他服用丹藥太多。

曇摩羅伽繼續看信。

接下來的一封信,她顯然知道他修習了佛門秘法,問的都是關於天竺秘法的事,請蒙達提婆幫忙打聽天竺有沒有修習過類似功法,有沒有徹底治愈的法子。

曇摩羅伽看完最後一封信,閉了閉眼睛。

她騙他。

她說那次訣別以後,她再也不會回來,再也不會給他寫信,不會提起他這個人……

可她給蒙達提婆寫了信,和蒙達提婆討論他的病情。

即使決定和他再無牽扯,她依然會默默關心他的身體。

雖然這幾封信全是以她的口吻自述,沒有關於他和王庭的只言片語,但是曇摩羅伽知道,這些信都是為他寫的。

她怕信落到別人手上會暴露他的秘密,所以信寫得隱晦,不是知情人,截了信也看不懂。

蒙達提婆在各地遊歷,相隔甚遠,這些信她肯定每隔一段時間就寫幾封一模一樣的送出去,才能確保信最後能送到蒙達提婆手上。

屋中安靜了很久。

畢娑心中震顫,久久不語,他看不懂漢字,不過他能猜出信是誰寫的。

蒙達提婆慢慢地道:“文昭公主於我有恩,因緣相系。我離開王庭後,公主時常給我寫信,問詢王的病情,還派商隊到天竺尋訪名醫,我找到的那些妙方,有些正是那些名醫所薦。公主一直在派人尋訪各國名醫。”

曇摩羅伽手指收緊,捏緊信紙。

……

瑤英親自帶著人去看了為蒙達提婆準備的住處,讓人撤去幾樣陳設。

正吩咐著,親兵來報:“公主,還有封信,是和蒙達提婆法師一起來的人送來的。”

瑤英接了信,看完,驚訝地挑眉。

“忘了問你們,蒙達提婆法師是和哪國使團一起來的?”

“回公主,好像是叫什麽馬魯國。”

瑤英收好信。

原來今天看到的那幾頭大象是馬魯國進獻的,蒙達提婆和他們同行,還真是巧了。

“公主,馬魯國的使者還留了一句口信。”

“使者說了什麽?”

親兵輕咳一聲,小聲道:“使者說,沒想到公主居然沒有得逞,公主幫他完成了心願,他也能讓公主在最短的時間裏得手,他的那些法寶雖然被王庭收繳了,但還留了不少,他可以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