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舊相識(第3/4頁)

瑤英一掃多日來的低落,雀躍不已。

沙州、瓜州一切順利,才能真正打通河隴,收復所有失地。

她找來李仲虔,道:“阿兄,沙州大捷,高昌也光復了,接下來我們得拿下伊州,聯合涼州軍,打通北道甘、肅、瓜、沙、伊諸州……從河西到西域,收復失地,指日可待!”

李仲虔看著兩眼放光的妹妹,心裏暗暗松口氣,道:“西軍兵力太少,我們得防著北戎人卷土重來。”

瑤英眉頭輕蹙,她之前也在擔心這個難題,西軍現在集中兵力收復重鎮,兵力不夠,必須堅守城池,不可能再分兵去追擊北戎軍隊,北戎人如果重新集結兵力,隨時可能反撲。

“現在我們得擴充西軍,多囤積糧草軍備,想辦法打通中原驛道……”

瑤英看一眼李仲虔,把剩下的話吞了回去。

還有,和涼州軍李玄貞聯系,西軍必須和涼州軍緊密配合,才能守住現在的戰果。

楊遷急不可耐,道:“高昌的豪族還算乖覺,也知曉大義,達摩囚禁依娜夫人,他們立馬獻糧獻錢,不過輪台、精城、千樹城……還有昆侖腳下的南州不肯歸附西軍,他們的首領是北戎人的傀儡。請公主盡快趕到高昌,和信使一起昭告諸州,勸說各地歸附。”

瑤英頷首。

幾人辭別沙城守將,出了城,李仲虔披上甲衣,帶上那些死乞白賴要跟著他的馬賊,徑自奔向烏泉。

楊遷也想跟去,李仲虔囑咐他留下保護瑤英。

瑤英接著往南走。

第三天,李仲虔帶兵追上他們,他帶著流民攻打被占領的烏泉,幫助他們奪回家園,現在烏泉已經易主,想過安穩日子的流民回到家鄉,其他人仍然追隨他。

瑤英笑問:“阿兄願意做他們的首領了?”

李仲虔瞥她一眼:“不論哪族人,只要能為我所用,都可以加入西軍。”

瑤英心中暖流湧起,李仲虔不想管西域的紛亂局勢,但是一旦決定加入西軍,就會盡力做到最好。

他們一邊趕路一邊召集流散各地的義軍,隊伍越來越壯大。

途中,他們經過的城鎮、部落有很多剛剛被北戎亂兵燒殺搶掠,死傷慘重。

瑤英白天安撫百姓,夜裏挑燈處理公文,和李仲虔、楊遷商量軍務,不覺間時間過得飛快。

這日,他們穿過漫漫無際的戈壁,疲憊饑渴,終於看到前方一處被郁郁蔥蔥的密林圍繞的小綠洲,驚喜地催馬上前,剛剛靠近,遠處傳來一片震天的廝殺聲,連忙勒馬停下,派出斥候,就地休息。

不一會兒,斥候折返,回稟說前方有兩方人馬在交戰,一方是西軍,另一方應該是北戎人,兩方兵力差不多,戰況膠著。

楊遷立刻點兵,帶著幾百人繞過密林,從戰陣後方突然殺出,西軍以為是援軍來了,大為振奮,兩邊人馬裏應外合,夾擊北戎軍對,北戎人腹背受敵,很快丟盔棄甲,四散而逃。

等戰鬥結束,楊遷帶著幾個年輕將領來見瑤英,笑呵呵地道:“公主,這裏離高昌不遠了,最近有北戎殘部和他們的附庸部落攔路截殺商隊和平民,他們接到求救,出城幫忙,沒想到這支北戎殘部人數不少,好在遇上我們。”

幾個校尉上前和瑤英見禮,神情有些局促。

瑤英只當他們不習慣和女子討論軍務,沒有多想,一行人整頓一番,喝飽了水,護送商隊和平民去高昌城。

城裏的人早已接到斥候信報,率領百姓迎出城,城外寬闊的大道上人頭攢動,烏泱泱的擠滿了人。

達摩特意打發一支親兵隊伍簇擁著一輛華蓋馬車等在路上,“公主要不要乘坐馬車?這輛寶車是城主花費巨資請能工巧匠打造的,依娜夫人都沒坐過呢!”

瑤英失笑,“不了,我騎馬入城。”

當楊遷、校尉簇擁著她出現在大道上時,歡聲雷動,百姓們蜂擁而上,一邊歌唱、跳舞,一邊向他們拋灑鮮花。

瑤英騎著一匹神清骨俊的神駒入城,頭上、身上落滿花瓣,雪膚花貌,顧盼間容色照人,讓人不敢逼視,百姓們目瞪口呆,高喊著她的封號湧上前,一時間鮮花如雨,幾乎擋住她的視線。

李仲虔示意親兵分開人群,驅馬上前,護著瑤英擠出如潮的人流。

達摩迎上前,笑道:“百姓們都盼著能一睹公主的風姿,公主怎麽走得這麽快?”

瑤英喘口氣,再慢一點她就會被鮮花堆埋了。

“對了,魏國使者也到了,他們說是公主的舊相識。”

“喔?來的是哪家子弟?”

瑤英朝門樓看去。

門樓下,幾個身著錦袍的男子策馬飛奔上來,直到和她只有一個馬身了才勒馬停下,齊齊望著她,有的神色激動,有的一語不發,眼神沉靜。

瑤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