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明月奴(第2/4頁)

瑤英微怔,朝曇摩羅伽看去,他臉色平靜。

李仲虔沉吟片刻,點頭應下。他想看看瑤英住的地方。

眾人準備動身,畢娑請瑤英先行,李仲虔推辭道:“法師乃王庭君王,在下和舍妹不敢和法師同行,法師先請。”

畢娑眯了眯眼睛。

曇摩羅伽轉身,眼神示意近衛,近衛捧著一件幹凈的白袍走到瑤英身前。

他轉頭看她:“披上。”

別生病了。

說完,他轉身離去,絳紅袈裟落滿日光,清冷光華流轉。

……

曇摩羅伽乘坐馬車離開後,瑤英和李仲虔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多等了一會兒,估摸著沒人注意到他們了,這才去王寺。

瑤英披著白袍,臉上蒙了面巾,這回沒有近衛軍和百姓認出她。

李仲虔盯著她身上的卷草金紋白袍看了一會兒,“佛子待你很好?”

瑤英點頭:“法師待我很好。”

“他有沒有……”李仲虔欲言又止。

瑤英:“有沒有什麽?”

李仲虔笑了笑,“沒什麽。”

他看著瑤英長大,她從不會恥笑愛慕她的少年郎,但是也不會親近誰,宴會上少年郎們想方設法接近她,她大大方方一笑,客氣有禮,又有種高不可攀的風清雲朗。

在喜歡的人面前,她才會頑皮戲謔,會婉轉撒嬌。

她長這麽大,除了自己這個兄長,李仲虔還沒見過她對哪個男人像對佛子那樣親昵信任,就好像他們認識了很久似的。

雖然剛才她和佛子沒說什麽話,可是他們眼神交流,她舉手投足間對他的那種不自禁的、迥然不同的親密顯露無疑。

而佛子對她的關注也有些古怪。

不知道為什麽,李仲虔忽然想起李玄貞。

李玄貞冒著生命危險護送他來王庭和瑤英團聚,絕不單單是因為內疚,那個男人陰郁偏執,反復無常,助西軍收復瓜州後,一定會再回來找瑤英。

李仲虔心頭微沉。

佛子是一位得道高僧,瑤英很敬仰他,也許自己關心則亂,想多了。

近衛領著他們避開人群,從夾道繞過王寺,來到瑤英住的小院。

院中郁郁蔥蔥,葡萄架上密密匝匝,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低垂,院中長廊打掃得一塵不染,土墻上砌有通風的花窗,明亮整潔。

瑤英在院中轉了一圈,發現所有陳設物件都是她離開時的模樣,連她沒看完的經書都保持原樣,攤開放在書案上,邊角壓了鎮紙。

侍仆說:“阿史那將軍吩咐我們天天過來打掃。”

瑤英失笑,畢娑還真細心。

她拉著李仲虔看自己住的屋子,告訴他自己每天做什麽,親兵們住哪裏,墻上哪一處印子是親兵比武的時候不小心留下的。

李仲虔靜靜聽著,末了,揉揉瑤英的發頂。

知道她在王寺過得不錯,他很欣慰。

瑤英道:“阿兄,佛子真的對我很好,曇摩家和漢人仇深似海,他依然庇護我,我敗壞他的名聲,王庭百姓自然會仇視我,今天發生的事和佛子無關。”

“你怕我遷怒到佛子身上?”李仲虔鳳眼微眯,嘴角勾起,哼了一聲,“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有個人對你這麽好,這麽照顧你,阿兄高興還來不及,對他只有感激,怎麽會遷怒他?”

瑤英挑眉,搖搖李仲虔的胳膊:“我不是擔心這個,我是怕你為我不高興。阿兄,那些人的叫罵,我一點都不在意,你也別放在心上。”

李仲虔神色緩和了些,“你放心,這裏是王庭,我不會和那些平民起沖突。”

兄妹倆換了衣裳,親兵過來稟報,商隊趕到了,一輛輛載滿絲錦綢緞、佛經佛像、精美瓷器和茶葉的大車正朝王寺趕來。

李仲虔頷首:“擇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事情了結了。”

……

一輛接一輛滿載貨物的大車出現在王寺門外,匯成一條長龍,整條長街都是駝鈴聲。

般若接了老齊送上的厚厚一沓禮單,飛跑進禪室回稟。

“王,文昭公主的兄長謝郎君送來的謝禮,寺門外全是他們的大車!”

曇摩羅伽接過禮單。

長廊外腳步聲響個不停,王寺的寺主、戒律、長老全都趕了過來,齊聚在禪室外,向曇摩羅伽施壓。

此前,他們看一年之約即將期滿,委婉暗示曇摩羅伽宣布摩登伽女出寺,羅伽未予理會。

僧人們私底下議論紛紛,泛起嘀咕:民間的那些諸如“王把文昭公主囚禁在王寺,做了他禁臠”的傳說該不會成真了吧?

不然王為什麽拖延呢?

前幾天,灑掃庭院的小沙彌悄悄透露一個消息:王去了文昭公主住的院子,而且待了兩個多時辰!

眾僧心中不安,想找到文昭公主,勸她自行離去,別賴著不走,可是小院由近衛軍層層把守,他們根本見不到文昭公主,只能暗暗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