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密道(改)(第2/4頁)

瑤英怕他出手暴露身份,輕聲說:“將軍,我有法子嚇退他們。”

她眼神示意曇摩羅伽戴好頭巾,飛快找出自己的藍地獸紋錦袋,翻了一陣,找到一塊疊起來的布,交給商隊的一個奴仆,吩咐了幾句。

奴仆捧著布飛快跑到那個仗義執言的胡商身邊,胡商看到布,眼睛一亮。

半晌後,一面織繪卷草金紋的雪白旗幟迎風舒展開身姿,獵獵作響。

亂世之中,百姓流離困苦,朝不保夕,當他們身陷絕望之際,佛子從天而降,救了他們,當時所有人都看到一面碩大的雪白旗幟迎風招展,所以,一個念頭深深紮根於每一個人心底:只要看到佛子的旗幟,他們就有救了。

此刻,再次看到熟悉的旗幟,百姓的眼神變得熾熱,有人激動地跪了下去。

胡商指著旗幟,朗聲道:“佛子常說眾生平等,不論什麽出身,只要歸順王庭,都是王庭的子民!我們都是來參拜佛子的信眾,你們無故打罵虔誠的信眾,小心將來遭惡報!等佛子出關,一定會為我們主持公道!”

旁邊的信徒幫著鼓噪呐喊。

那幾個兵丁品階不高,看到旗幟,面面相覷,到底不敢鬧出大事,冷笑幾聲,色厲內荏,收回鞭子,揚長而去。

眾人松口氣,上前攙扶那些被打的信眾。

胡商站在原地,眼看著兵丁的身影徹底看不見了,長長地籲了口氣,回頭想找送他旗幟的人道謝,問身邊的人,一問三不知。

旗幟不知道是誰送的。

胡商猜測那個出手的好心人可能不想得罪禁衛軍,笑了笑,收起旗幟。

大道另一頭,透過簾縫看著胡商收起旗幟,眼神透出幾分不舍。

要不是不想引人注目,她真的會把旗幟討回來。

曇摩羅伽凝望大道兩側跪拜的人群,輕聲問:“這面旗幟公主從哪裏尋來的?”

瑤英笑了笑,放下簾子,小聲說:“上山的那晚我從緣覺那裏討來的,一直帶在身邊。佛子威名遠播,萬一遇到危急關頭,這旗子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結果真的派上用場了。

她說著說著,發現曇摩羅伽的目光一直停留在自己臉上,不由得心頭惴惴,收起笑容,問:“將軍,我是不是不該這麽做?”

這樣的旗幟王庭商隊幾乎都有,不是什麽禁忌之物。

她眼簾擡起,烏漆黑亮的眸子仰望著曇摩羅伽,倒映出他猙獰的臉。

他沉默不語。

瑤英雖然戴了面紗,還是可以看得出額頭上有淡淡的紅腫印跡,這幾天為了融入參拜的百姓,她也會和他們一樣對聖城行膜拜禮,印跡是磕腫的。

她一句都沒提起,要不是他清醒時注意到她額頭和掌心的擦傷,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現。

“公主沒有做錯。”

他道,聲音很輕,語氣卻堅定。

瑤英徐徐地吐了一口氣,眉眼微彎,對他笑了笑。

一場風波消弭,參拜百姓仍然心有余悸,不敢再多耽擱,收拾好鋪蓋包裹,結伴進城。

走的人越來越多,天色漸晚。

等大道上只剩下三三兩兩落單的行人,瑤英擔心停留太久引來禁衛軍的盤查,忍不住問曇摩羅伽:“將軍,我們什麽時候入城?”

曇摩羅伽沉著地道:“再等等。”

又足足等了兩個時辰,天際處晚霞熊熊燃燒,山崖上的積雪染了一層艷麗的胭脂色,曇摩羅伽仍然沒有要進城的意思。

當夕陽收起最後一束余暉時,大道南邊猛地傳來一陣驟雨似的馬蹄聲。

瑤英眯了眯眼睛,掀簾循聲望去。

兩騎快馬飛馳而至,如狂風卷過,直撲向聖城。

沿途的禁衛軍聽到蹄聲,上前招呼,快馬上的斥候大聲嚷嚷了幾句,所有人瞠目結舌,呆立原地,半晌後,回過神,面面相看,翻身上馬,緊跟著斥候,朝城中狂馳而去。

斥候所到之處,人仰馬翻。

瑤英回頭,疑惑地看著曇摩羅伽。

他道:“再等半個時辰,可以入城了。”

車窗外傳來高亢的馬嘶長鳴。

半個時辰後,兩人趕著馬車匯進入城的隊伍之中。

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沿途四軍騎士似乎都撤了回去,所有盤查的兵丁不見蹤影,氣氛沉重而又古怪,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進了城,瑤英之前準備好的說辭和賄賂禁衛軍的幾袋銀幣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發生了什麽事?

瑤英一頭霧水,正納悶著,沉沉暮色中,城墻方向遽然響起幾聲轟隆隆的鐘聲,她嚇了一跳,下意識靠到曇摩羅伽身邊。

路上行人和她一樣,也都嚇得不輕,擡頭四顧。

鐘聲在大街小巷間久久盤旋回蕩,報訊的斥候站在城墻上,面對城下聽到鐘聲蜂擁而至的百姓,驚恐地大喊:“攝政王死了!”

立馬有人跟著重復攝政王蘇丹古的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