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離京(第4/5頁)

語氣平淡,絲毫不在意他的成功會帶來的驚天巨變。

鄭景倒吸一口涼氣,李仲虔真的想弑父!

他沉默了半晌,道:“可是你失敗了。”

李仲虔冷笑:“三郎,你以為我真的韜光養晦,他們就會放過我?”

鄭景眼神閃爍。

最是無情帝王家。

文昭公主死了,李德知道李仲虔不可能放下仇恨,不管他蟄伏還是像前晚那樣發瘋,李德都不會留下他這個隱患。君王多疑,李德會不計代價地為李玄貞掃清一切障礙,以避免李玄貞登基的時候時局動蕩。

李仲虔很清楚李德的心狠手辣,李德也深知他的性子,假如他真的韜光養晦,李德不僅不會對他放下戒心,反而會對他更加警惕,立刻下手除掉他。

李玄貞到底是個守諾之人,沒有急著加害他,李德卻不放心他,急著召他回京,想試探他。

所以他不如一搏。

反正最壞的結果不過是賠上性命而已。

他現在已經沒有什麽不能失去了。

鄭景幽幽地嘆口氣:“你已經嘗試過了,以後不要再動這樣的念頭,陛下敢放你回京,就不怕你再刺殺他。文昭公主的祠堂才剛剛建起來不久,陛下這次暫時不敢取你的性命……二郎,你以後打算怎麽辦?”

這一次冒險,李德反而會對李仲虔放下心,一個心浮氣躁的皇子總比一個心機深沉的好對付,不過他也不能掉以輕心。

李仲虔望著牢室頂部潮濕的磚墻:“三郎,為我準備幹糧車馬。”

鄭景怔住:“你要去哪兒?”

李仲虔平靜地道:“去河隴。我會上疏請求去河隴。”

李德會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鄭景皺眉:“二郎……文昭公主已經不在了,胡人親眼看見的,河隴現在為北戎侵占,形勢嚴峻。”

李仲虔輕聲道:“她死了,我也要把她帶回來,她膽子小,一個人害怕,我要帶她回家。我答應過她,不管她在哪兒,我都會找到她。”

鄭景覺得李仲虔完全是異想天開:在茫茫塞外尋一個人的屍骨,怎麽找得到?

他不知道該怎麽勸說李仲虔,想到死在塞外的七公主,他的心口像被針紮一樣,密密麻麻的疼。李仲虔是七公主的胞兄,只會比他更痛苦。

但是李仲虔要怎麽找啊?

“你的武功……”鄭景欲言又止。

李仲虔面色不改:“拿不起金錘,我可以改拿長刀,改用短劍,改用槍……我曾經棄武從文,又棄文從武,幾支毒箭留下的損傷毀不了我。”

在沒有找到小七之前,他不會倒下。

鄭景長長地嘆口氣。

不管他說出多少勸阻的話,李仲虔聽不進去,他無法阻止李仲虔去塞外。

李仲虔的請罪書很快遞了上去,民間百姓聽說他要去河隴尋回李瑤英的屍骨,沒幾天就集齊萬言書,請求和他同行。

李德召李仲虔回京,本是為了幽禁這個兒子,見民意沸騰,權衡了一番,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真的要去河隴?”李德將信將疑。

鄭宰相回道:“千真萬確。”

李德凝望案頭的辟雍硯,出了一會神,道:“也罷。”

幾日後,李仲虔帶著幾個親兵,在士兵的押送下離開長安。

長史為他送行,哭著道:“老奴一定會照料好娘子,二郎,你要早點回來啊!不管找不找得到七娘,你都要回來!老奴一直等著你!”

李仲虔打發走長史,勒馬山道前,回眸看著東北方巍峨的宮墻。

可惜啊,他的身體還沒痊愈,不然那晚他可以捏死李德。

如果那晚不出手,繼續蟄伏,他其實可以找到更合適的機會。但是他等不了那麽久,從他蘇醒到現在,已經過了太久太久了。

小七孤零零在外面,他要先接她回家。

等找到小七了,他再回來報仇。

他已經戳破李德和李玄貞父慈子孝的假象,先讓他們互相猜疑、父子相殘,等他回來時,他要所有人付出代價!

李仲虔鞭馬馳過煙柳輕拂的灞橋,頭也不回地向西而行。

小七,別怕,阿兄來接你了。

……

八千裏之外,王庭。

白天在佛寺遇見海都阿陵,瑤英一夜沒睡好。

夢中,身著銀甲、肩披白袍的青年馳下山坡,義無反顧地沖向身著黑甲的北戎敵陣。

青年身陷重圍,力竭而亡,戰袍殘破。

對方的將領撥馬走到陣前,日光下,一雙細長的眸子泛著淺金色的光。

“阿兄!別去,別去……別遇見海都阿陵……”

瑤英驚醒過來,渾身戰栗。

她改變過李仲虔的命運,兩年前,他本該死在和海都阿陵對敵之時,那時,她想辦法讓他避開了塞外。

現在,阿兄一定來找她了,他會不會以為她還在海都阿陵的營地裏,直接去北戎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