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3/3頁)

月徊沒想那許多,應道:“自然會的。我和大殿下投緣得很,他一見我就笑,我哪兒舍得拋下他。”

皇帝足意兒了,點著頭道:“朕信得過你,只要你答應,就一定不會食言。”

後來月徊退出乾清宮,把皇帝召見的前後和哥哥說了,臨了坐在圈椅裏嘆氣兒:“我瞧他,又覺得怪可憐的,年輕輕的,身子骨一點兒也不健朗。”

梁遇正批紅,擱下了手裏的朱砂筆道:“下半晌又燒起來,燒得渾渾噩噩的,痰裏血絲兒愈發多了。我如今想想,不叫你留在宮裏是對的,攀了高枝兒又怎麽樣,只怕不得長久。”

他的話說得囫圇,衙門裏心腹雖多,也要提防隔墻有耳。

月徊明白他的意思,太醫档他每天都要經手,那些給聖駕瞧病的在皇帝跟前諱言,在他跟前卻得說大實話。

老咳出血來,著實不好,梁遇道:“他心思是真沉,欲也是真縱。自己不知道保養,上年就夜禦二女,縱是鐵打的身子,也經不住這麽磋磨。”

月徊大覺得可悲可哀,好在眼下還沒入三九,總不至於壞到那種地步。

事實也的確如此,聖躬不豫了兩三日,畢竟仗著年輕,好轉起來也快得很。

終於到了冬至前,冬至對家家戶戶來說都是大日子,民間要祭祖,帝王要祭天地。那個圜丘,建在大而不靠邊的空地上,皇帝得焚香禱告,完了還得上景山叩拜列祖列宗,有好一套的流程要走。

貴妃所能承受的忍耐也到了極致,這是個大好時機,倘或過了冬至,再想讓皇帝率領眾臣離宮,就得等明年。

宮裏每天都有負責采買的小太監進出,打發個靠得住的人出去傳句話,一點兒都不難。

東廠最大的好處就是能隨時入司禮監回事兒,他們算直系,比錦衣衛還便利點兒。後宮高位的嬪妃呢,只要不走出這四面宮墻,紫禁城裏沒有哪處去不得。尤其是梵華樓,建著六座掐絲琺瑯大佛塔,裏頭供養七百八十六尊小銅像,冬至去那兒上柱香,誰也挑不出錯處來。

貴妃的肚子已經微微有些凸起了,她握著索嬤嬤的手哀求:“就這一回,我和他說上兩句話,讓他知道我的境況,往後就再也不相見了。嬤嬤,我實在受不了了,皇上只想著皇後肚子裏的孩子,每日太醫院都有人進坤寧宮請脈,我這兒呢,五日才一回,我成什麽了!我心裏有好些委屈要和他說,只有讓我見他一回,我才能鼓起勁兒來活下去。”

索嬤嬤被她纏得沒方兒,再加上已經打發人去送信了,到了這地步,索性咬咬牙,圖往後安生。

她只好和貴妃約法三章,“只這一回啊,我的主子。再有下回,奴才情願您處置了我,也絕不能答應您了。”

貴妃眉宇間攏了一個月的愁雲,這會兒終於散開了。她說好,描眉畫目換了衣裳,眼巴巴地瞧著西洋鐘上時刻將近,興興頭頭出了承乾門,往北橫街上去了。

入冬後多雨水,連著下了好幾天,今兒也是煙雨蒙蒙。走進梵華樓正殿,殿宇兩側點著成排的蠟燭,一陣風吹過,燭火簌簌輕搖。檐角雕花的橫木像篳篥上的簧片,嗚咽著,吹出了一片冬日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