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一四章(第2/2頁)

“草民聽聞家母的案子已經結了,特意過來打聽。”

穆安之大步往裏走,胡安黎落後兩步綴在身畔,穆安之與他道,“陛下剛剛朱批過,一幹人犯按律處置,只是年下不好開殺戒,要等到明年秋決了。”

胡安黎快走兩步到穆安之面前,這次一揖到地,“謝殿下。草民抄一份判決書立刻回去稟告家母。”

穆安之能感覺到那種濃烈的母子之情,他笑嘆一聲,“去吧。跟你母親說好生養著,倘她身子還使得,明兒王妃過去說話。”

胡安黎大喜,眸中閃過一絲感激,“是。草民母親沒什麽大礙了,明天敬迎娘娘下降。草民不擾殿下了,草民告退。”

胡安黎快馬回府,一路快步到小院兒,難得的晴天,信安郡主正跟王嬤嬤一起在小院兒裏曬太陽,見胡安黎急步進門,信安郡主笑,“什麽事這樣急?”

“母親,刑部的判決下來了。”胡安黎把抄來的判決書自懷中取出奉給母親,信安郡主對著天光大致看了看,折起收在袖中,拍拍榻板讓兒子坐下說話,“原在意料之中,也不至於這般歡喜。”

王嬤嬤端來熱茶,胡安黎取來吃一口,他正當年輕,再如何老成也有些青春少年氣,胡安黎道,“三殿下說倘母親身子使得,明兒個三皇子妃過來說說話。”

“三皇子妃?”信安郡主按捺住心中驚訝,想了想,“就是許侍郎家的千金吧?”

“對。是許侍郎原配所出的長女,以前都養在老家,陛下賜婚許家長女給三殿下為妃,三殿下與娘娘很是恩愛,帝都都有傳聞的。”胡安黎說,“三皇子妃做事也很實誠,慈幼局、舉子倉、安濟坊、惠民藥局這幾個地方,聽說三皇子妃每個月都要親自去看上一兩遭。”

“這倒是個做事的人。”信安郡主笑,“既然娘娘要過來,我讓王嬤嬤做些糕點預備著。”

“母親……”胡安黎問,“母親並不很歡喜。”

“我不是不歡喜,只是有些不敢置信,三殿下小時候是養在慈恩宮的,就是現在怕也要多仰仗太後娘娘的寵愛。你也知道,娘娘向來與我有些嫌隙。三皇子妃過來,也不過是面子情罷了。”

胡安黎搖頭,“母親,我覺著三殿下並不是在意面子情的人。”

“細說來聽聽。”

.

穆安之是晚膳時與李玉華說去看望信安郡主的事,李玉華說,“我瞧著,皇祖母不大喜歡信安郡主,她這事兒都這麽久了,判決都下來了,也沒賞賜過什麽,挺冷淡的。真要去啊?”她還是以三哥的意見為主,信安郡主是三哥的親戚嘛,三哥叫她去,她就去。這一點,李玉華拎得很清。

“無妨。我瞧著胡大公子為人不壞,信安郡主想來也不難相處。”

李玉華給穆安之夾筷子小青菜,順便打聽一句,“要不是有這回的官司,我都不曉得帝都還有這麽一位郡主。信安郡主因何事這樣不討喜?”

“都是些舊事。”穆安之隨口道,“信王是先帝嫡親幼弟,信王算是先帝一手教養長大,與先帝感情非常深厚,與先帝的長子鄭王的情分也與旁的皇子不同。最終被冊為太子,登基為帝的是今上。”

李玉華夾個丸子,試探的問,“那你還讓我去看望信安郡主?”

“信王鄭王都已過逝,後人不顯,時間過去這麽久了,信安郡主一介女流,受這樣的委屈,難道不該去看看?就是尋常人家,同族的兩家人不合,一家人遭了不幸,另一家也該去瞧瞧的。”穆安之說,“明兒帶些補品送給郡主,看她那裏還缺什麽,別吱聲,咱們給添置上。”

“成。”李玉華一口應下,笑道,“我看全帝都都沒三哥你這樣的善心人。”

穆安之搖頭,不以為然,“這算什麽心善。”

李玉華把丸子放到穆安之碗裏,眸中笑意隱隱,要不是三哥心善,當初她就不能唬住三哥,讓三哥乖乖娶她。自他們大婚以來,內闈的事都是她說了算,三哥一句都沒問過。

或者有人說這原就是禮數,主母掌內宅,自來如此。

自來如此的事多了,看一看寵妾滅妻的南安侯府,就知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心善的人,永遠會對世界留有一絲溫柔。

這就是她家三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