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十一章(第2/2頁)

藍太後一面聽著一面微微頜首,“大致是這個理啊。”是個通透丫頭,眼睛往下一掃,藍太後道,“我就讓孫嬤嬤跟你家去,她對宮裏規矩是極熟的,看你們也合得來,讓她教導你到大婚如何?”

李玉華笑,“我求之不得。”

穆安之也說,“孫嬤嬤是皇祖母這裏的老人了,我小時候還帶過我一段時間。”

孫嬤嬤上前給李玉華見禮,李玉華起身還半禮,“這可不敢當,以後還得嬤嬤多指點我。”

孫嬤嬤道,“姑娘但要所學,奴婢但有所知,定知無不言。”

鳳陽長公主輕輕搖著團扇,視線如水自李玉華柔亮細長的眼眸劃過,就憑這姑娘剛一來帝都就能把鳳儀宮的教導嬤嬤攆回來,這就不是等閑之輩。鳳儀宮這回,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了。

待夕陽西下,李玉華告辭出宮,穆安之一直送她到宮門口。帶著暑熱的晚風裏,李玉華隔窗對穆安之道,“殿下送到這兒吧,我這就回了。”

穆安之點頭,李玉華一雙眼睛似是會說話,她含笑的望著穆安之,輕聲說,“以後殿下要是出宮,倘是順路,就到我那兒吃杯茶水,消消暑熱。”

穆安之輕咳一聲,“知道了。有空帶你去吃包子。”

李玉華唇角翹了又翹,“殿下回吧,別叫日頭曬著了。”

“我男子漢大丈夫,你先走吧。”

李玉華想車裏還有孫嬤嬤鄭嬤嬤兩個,也不好多說,就朝穆安之擺擺手,令趕車的內侍駕車走了。她一直從車窗裏望著穆安之,直待馬車走出老遠,還看到穆安之騎馬站在宮門口沒有回轉,李玉華心裏愈發甜蜜,覺著自己真是天生好命,遇到三殿下這樣的好男人。

殊不知穆安之暗暗捏著李玉華給他的小荷包在發愁,收了人家姑娘的小荷包,自己也送了鏈子明珠出去,穆安之才想起來,他可不能真娶李玉華啊,這不耽誤人家姑娘一輩子麽。這話怎麽跟人家姑娘說明白呢?

哎,可也不能不說,他以後怕是不能有好結果的,怎忍心連累人家?

穆安之左思右想,想著什麽時候帶玉華去太平居吃包子跟她細說其中利害,憑玉華的機伶,定能明白他的一番好意。

就這麽定了,待天氣涼爽些,就帶這丫頭去吃包子。

穆安之自認為有了決斷,偏生正趕上傍晚各衙門落衙,六部衙門便在宮門口相臨的平安街,於是,各部高官中低品官員們都有幸看到三皇子穆安之如呆頭鵝一般呆坐在馬上遙望東方,細一打聽才曉得,三皇子剛剛送走許家姑娘,而東方,就是許姑娘的馬車遠去的方向。

當天晚上,有關三殿下與許姑娘性情相投的傳言便傳遍了帝都官宦人家,尤其此傳言不僅僅是傳言,還得到了宮中多位娘娘的證實:

三殿下的確跟許姑娘投緣。

連穆宣帝都聽說了,藍太後告訴的穆宣帝,藍太後心情極好,“就是咱們千挑萬選的,也不一定這樣合阿慎的心。是位極好的姑娘,那品性心性都沒的挑,帝都一等一的閨秀也就是如此了。”

“能得母後這樣誇贊,可見是真的好。”穆宣帝笑道。

“非常好。”藍太後給兒子夾塊涼拌苦菊,“你也放寬心吧,阿慎自帶妻運。皇後那裏,也別太冷淡了,畢竟是太子之母。她一向偏著娘家的,又素來好強,覺著阿慎堵一口氣就是要糟蹋她外甥女,使出這樣的心計。殊不知這無福之人,縱有大福自天而降也落不到她頭上。這位大姑娘就有福,要不是她插一手,阿慎硬娶了許二姑娘,也可惜了我阿慎。”

“親事畢竟還是兩相情願的好。”

“我也這樣說,只是她既心疼自己外甥女,也把這心略往旁人身上使一使。她指給許大姑娘的兩個教導嬤嬤十分不像話,不似去教規矩的,倒像是要給許大姑娘做祖宗!許姑娘實在消受不起她們,求我另給她指個教導嬤嬤,我把孫嬤嬤派了過去。”藍太後道,“阿慎本就與她不睦,如今也沒娶她外甥女,偏又出了教導嬤嬤之事,知道的說她辦事不妥,不知道的還得以為她要挾制三皇子妃。漫說阿慎這裏過不去,就是我這裏也難免多心。”

“該避嫌還是要避避嫌的,那是她嫡親妹妹家,倘不是真的不好,許大姑娘不至於要換人。”

穆宣帝道,“她到底不似母後周全,這宮裏的事,還是得母後多操心。”

“就這麽著吧。人心有親疏,一碗水端平不太可能,但規矩之內,立身持正,這是起碼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