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三章(第2/2頁)

她姓李,並不姓許。

她姓李十五年,許家為什麽會把她接i帝都呢?她以往是與自己的母親一起生活,而不是被人牙子拐走,不知下落。

許家找她很容易,這些年不聞不問,為什麽現在會接她回i呢?

她是黑是白,與許家在什麽要緊的關系嗎?贈她綾羅,予她錦緞,握著她的手抱她入懷痛哭,原i我們是親人。

溫熱正好的水珠洗過面頰,李玉華的側臉堅硬的像一塊亙古不變的石頭,她從雁手裏接過手巾,擦幹臉上的水漬,對著小丫環舉的高低正好的鏡子,慢慢的從青玉香脂盒中挖出一塊香脂,仔細的勻在臉上。

收拾梳妝得當,鄭嬤嬤過i,溫聲道,“姑娘,老太太那邊兒已是起了,咱們過去請安吧。”

請安的規矩,鄭嬤嬤在路上已同李玉華講過。帶著鄭嬤嬤雁去了許老太太的房裏,丫環並未令李玉華在外等侯,直接笑著迎了進去。許老太太見到李玉華很高興,待李玉華行過禮,就拉她到身邊兒坐著,問她昨夜休息的可好?早上什麽時候起的?

李玉華話少,都只答一個“好”字。

許老太太知她仍是拘謹,笑道,“早上我讓他們做了些家鄉風味,許多年沒回過老家,不知還是不是那個味兒,你嘗嘗看。”

李玉華沒見到許老爺許太太一行,心下有些奇怪。聽鄭嬤嬤說,帝都最講規矩禮法的地方。

跟著許老太太去小廳坐在餐桌畔時,才聽許老太太說,“帝都許多人家的規矩都是早起先i長輩屋裏請安。我說太麻煩,都是讓你父親、太太他們在自己屋先用早飯,用過飯再過i,省得早起先嗆一肚子的風。以後早上就是咱倆一起用飯。”

李玉華坐在許老太太一畔,桌間香粥小菜小食點心足有十幾樣,都放在巴掌大的細瓷盤碟盛放,粥便有三種,一種微帶淺碧,一種胭脂色,一種是李玉華吃過的白米粥,只是這粥聞著味道也較她往日吃的格外香濃。許老太太指了那淺碧色的粥讓她嘗,與她說,“這是直隸府產的碧梗米,米粒細長,很香,吃吃看。”

李玉華捏著白瓷勺,輕輕的舀了一勺,見這米粒並非扁圓,而是細長,含在嘴裏,未覺出滋味便順著喉嚨滑到了肚子裏去。她擡眼看向許老太太,許老太太吃的是胭脂色的米粥,問她,“可還適口?”

李玉華點頭。

她平生沒吃過這樣好吃的粥,怎麽會不適口呢?

許老太太指了幾樣小食,侍女放到李玉華面前,有捏的花兒一樣好看的小籠包,有精致的蔥油花卷,還有蝦油醬菜,聽許老太太說是老家的吃食,只是李玉華不記得在老家吃到過這樣好吃的東西。

凡許老太太讓她的嘗的,她便嘗,許老太太不說的,她從不動筷子。李玉華也沒有其他的話,就這樣安靜的吃了一餐飯。許老太太對這個孫女心懷歉疚,卻也覺著,李玉華這樣沉默寡言的性情,有些不討喜了。

用過早飯,再回到裏間吃茶,許老太太吃的是碧螺春,讓丫環給李玉華備茉莉花茶。一時,許箴帶著妻子兒女過i請安。

許箴身上三品紫色官服,眉目俊郎。許太太則是一身煙紫色長裙,美貌和善,後面是他們的兩兒兩女,男孩兒斯文,女孩兒美麗。

在這一家人進屋時,李玉華就已經起身,大戶人家規矩多,許箴帶著妻兒給許老太太問安後,李玉華給許箴許太太問安,然後是姐妹姐弟間互相見禮。

許太太稱贊說,“玉華的禮儀我看很不錯了。”

李玉華抿抿唇,照例低下頭,不說話。許太太給丈夫使個眼色,許箴也說,“這樣就很好,住些日子就慣了。”略說幾句話,許箴起身去早朝,許太太帶著孩子們送到門口。李玉華不知自己是不是也要跟著一起送,她站在腳踏上,遠望著那漸漸遠的一家六口,沒有動。

許箴似有所感,出門時回頭看一眼,見到李玉華一雙安靜遠眺的眼睛。許箴想說什麽,終是什麽都沒說,只是對李玉華輕輕一頜首,便回身出門,上朝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