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第2/2頁)

余之遇小聲問他:“真要走啊,不能留下?”

肖子校似笑了下:“伯父再開明,我也要注意分寸。這與我和你回老家不同,我怎麽可能留宿?”

余之遇抱著他腰撒嬌:“那我睡不著怎麽辦?”

肖子校稍稍挑眉:“給你講睡前故事?”

余之遇仰頭:“好吧。”

肖子校親她:“去陪伯父,我這馬上好。”

余之遇從他懷裏鉆出去:“我來弄水果。”

三個人一起看了會電視,見時間差不多了,肖子校告辭,臨走時他對余校長說:“明天給您放假,想吃什麽隨意。從後天開始吃中藥調理,就得忌口了。”

余校長像孩子似地皺眉,一副想想都苦的樣子。

余之遇安慰他:“良藥苦口嘛,克服一下。”

余校長故意嘆氣:“行吧。”

余校長有晨練的習慣,到了女兒這邊鍛煉如常。而且由於他每年暑假都會來南城住一陣,人又健談風趣,認識的朋友不少,晨起後他便和老朋友去附近公園散步打太極了。

肖子校住得遠,並沒有刻意早起過來給父女倆送早餐,只是給余之遇打視頻電話叫她起床,提醒她陪余校長吃過早飯再去上班。

余之遇在當天的體驗營結束後把苗苗帶回了家。

小姑娘第一次進城,既新鮮好奇,又有些怯意,見到余校長很乖地叫爺爺,然後老老實實地坐在沙發上,不亂跑,更不亂碰家裏的任何東西。

或許是和從事教育事業有關,更主要的原因是余之遇是余校長一手帶大的,他很喜歡小朋友。見苗苗有些緊張的樣子,余校長給小姑娘拿水果,輕聲細語地和她聊天。

“聽你之遇姐姐說,你們今天種草藥啦?”

“我種了薄荷。”

“薄荷是藥材呀?”

“對呀,薄荷是唇形科植物,可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哎喲,爺爺都不懂這些,你幫爺爺細講講?”

“就是我要是感冒了,發燒頭痛,薄荷可以和金銀花,連翹配用,疏散風熱。”

余校長有些驚訝地說:“原來還是個小大夫呢。”

在廚房給肖子校打下手的余之遇說:“我不是說過臨水萬花山是個大藥庫嘛,那上面的很多中草藥,苗苗認識的種類比我多呢。”

苗苗笑的甜甜的,“是校長爸爸教我的。他說,人要有一技之長,我從小開始認藥以後長大了會有……”她想了想,說:“會有優勢。”

余校長已經聽說肖子校資助苗苗的事,聞言贊同地點頭。

次日,體驗營的行程是到中醫醫院參觀。除了李校長一行十三人,余校長也參營了。

院方安排的工作人員在前面為孩子們做講解和相關演示,特意抽出時間的肖子校則在隊末,向余校長介紹制劑部的情況和自己的團隊。

於是,一上午下來,余校長對於準女婿的工作環境及工作內容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結合前一晚聊到的臨水那邊的情況,兩人交流了很多關於扶貧和支教方面的問題。

做隨行報道的余之遇回頭看見身穿醫生服的肖子校邊走邊微微傾身聽余校長說話的樣子,抿唇笑了。

體驗營的最後一天臨水的孩子們去了海城的大陽集團總部,回程後則到了南城的大陽網,這是此行的最後一站,參觀完成後全員回到中醫大。

從哪裏開始,便從哪裏結束。

對於孩子來說,走出大山已是眼界大開,再在中醫大住上一周,體驗了那些去基地上課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校園生活,讓他們對城市的學校充滿了向往。

總結會上,已經有孩子問:“等我長大了,也能到中醫大上學嗎?”

緊接著,又有孩子問:“之遇姐姐,以後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嗎?”

更有孩子向肖子校提問:“校長,我能去醫院上班嗎,你的衣服好白好幹凈。”

最後還有一個孩子小聲地問:“我們可以嗎?”

不止是肖子校和余之遇,連李校長都因這一問感到心疼和酸澀。

相比生在城市,長在城市的孩子,命運給了體驗營這些孩子一個很低的起點,能否在這個起點的基礎上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不是他們能保證的。

肖子校說:“中醫大的哥哥姐姐們,中醫醫院那些我的同事們,有一些是和你們一樣,家鄉在很遠很遠的農村。他們之所以能從小村落走出來,是靠讀書!讀書是你們改變人生唯一的籌碼。孩子們,只有堅持讀書,好好讀書,那些從書中獲取的知識和力量,將來才會變成可選擇的路。”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

努力,是奇跡的另一個名字。

最後,肖子校鏗鏘有力地對孩子們說:“你們可以成為不一樣的自己!我在南城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