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不盡耳光滾滾來(第4/4頁)

那如果,別處還有呢?以這兩位的風格,既然防著他們到處都種,那自然選擇的是種出來能打臉的所在,比如……

太子忽然看見德妃手指微翹,向東北,西北兩個方向指了指。

心中有鬼的太子,腦子一炸。

那兩個方向,一是鳳坤宮,一是東宮。

如果鳳坤宮或者東宮也發現了成功種植的紅薯,那麽他這個在此事上跳腳頗歡的東宮,首先就要挨冷板凳了。

陛下寬慈,並不介意朝中爭鬥,這是帝王心術。

但他不會容忍連國計民生這樣的千秋大事,都被人用來構陷黨爭,一逞私欲。

太子閉了嘴,他一閉嘴,麾下臣子也就縮頭不語。都知道此事斷斷不能再糾纏了。

聞老太太卻不肯停了。

她對皇帝施禮,沉靜地道:“陛下。紅薯已經證明沒有問題。至於玉米,並非文臻尋回,種子也不是她管理,老婦並沒有試種玉米,但是紅薯的情形,已經能說明其間另有玄機。宮中暖房種植失利,那幾位明明很懂稼墻之術卻給了蔣玄錯誤指導的老農,很是可疑。而那幾位也照管著種植園,很可能秋後,種植園也沒有收成。這是朝事,老婦人無權置喙。老婦人今日來,一是為了替紅薯申冤,二是,為了我那孫女,向陛下求一個公道。”

皇帝眼神一凝,眾人眉毛一皺。

來了。

老太婆牽著大家轉了半天,從各個角度把紅薯事件的各種陰謀論徹底堵死,現在要反將一軍了。

皇帝正要說話,太子忽然道:“聞老夫人,求公道這話,還是莫說得太早的好。雖然紅薯這事,文大人可能確實無過。但是文大人更重的罪責並不在此。在本宮看來,文大人其罪有三:接旨不回,蔑視君上,此重罪一;勾結悍匪,心懷不軌,此罪二。”

------題外話------

昨天好像把長慶郡王名字寫錯了,已經讓管理員去改。記性越來越不大好。

明天年三十,比較忙,應該要請假,提前和大家說一聲,並祝大家新年快樂,無病無災,萬事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