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河魚鍋貼你在哪?(第2/3頁)

之後還有膳湯一品:雞絲筍湯。雜食一品:紅湯麒麟面;點心兩品:芝麻面茶,三絲脆角;熱炒四品:鴨脯桃仁口蘑魷魚,櫻桃豆腐,石耳鹿絲……

一溜紫檀長桌上如繁花盛開,眾人吃得唔唔連聲,頻頻點頭。

雖說是內定,聞近純又只是十五歲小姑娘,眾人原本抱了寬容的心態,便是有些不足也打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想到聞近純竟不是個花架子,小小年紀,手藝了得。

來客和聞試勺交好的,紛紛稱贊。

“這便是十三小姐的九白宴嗎?當真了得!”

“這許多大菜,烹制時辰、擺盤、用料各有講究,一日之內諸般齊備,色香味形俱不失,這實在難得啊難得。”

“我可不懂這些,我就覺得好吃!老王你嘗嘗這麒麟面,湯汁醇厚面條爽滑,我活了四十多年,未曾吃過這般香的面條兒!”

“楊老請試試這蕓豆卷!天京翠華樓的蕓豆卷,也沒這綿軟適口,正合適您老用!”

“你們怎麽都吃點心,要我說這些大菜才是雋品!這五彩炒駝峰,風味獨特,不見腥膩,入口軟脆交雜,別有滋味,可比我北郡老家名廚的出手還強些!”

……

室外贊譽聲一片,一半是真贊,一半是知道內情的捧場,偶有幾聲弱弱的“我覺得這個全鯉宴不錯”“這豆腐宴刀工了得”也很快被這如潮的諛詞淹沒。

一個滿臉期待的少女,聽了許久,忽然一摔彩幔,捂臉哭了起來。

“嗚嗚我為這個豆腐練了十年刀工,我的手都變形了,我娘病死我都沒能去看一眼……”

……

陽傘下,唐瑛在例行考校聞近純。

聞近純瑯瑯的回答聲清脆悅耳,“……此席可分飛、潛、動、植、四類,飛以鶴為尊,潛以龍腸為奇,動則首稱熊掌,植則石耳為勝,又稱金閣、玉堂、龍遊、鳳舞四宴,宴以麗人奉茗為起調,金閣為夷山紅袍,玉堂為老君銀針,龍遊為烈河珠蘭,鳳舞為巧紅雀舌……”

……

哭聲淒切,穿梭於織金彩幔中,似那喝彩誇耀聲息中一點細細的不合調的雜音,無人聆聽,風轉眼攜了去,無痕。

沒有人說話,簾幕後,是一張張認命而憎惡的,鐵青的臉。

……

陽傘下,燕綏懶洋洋手肘撐著下巴,在想著剛才吃的河魚鍋貼。

他今日反正無事,惦記著那河魚鍋貼,便早早到了聞府。先去找了聞試勺,聞試勺那個孫女叫什麽純來著,果然一大早便給他燉了一鍋河魚鍋貼。

是那樣的鍋,是那樣的風格,連河魚的種類,餅子的厚薄都差不離,也是魚雜七雜八,餅子完整對稱,湯汁鮮美,貼餅香脆。

按說應該就是他的菜了,但不知怎的,總覺得哪裏不對。

味道雖然也可以,但總少了那一種能打動他的滋味,但硬要挑出不一樣的刺兒來,還是有點說不上來。

他沒發作,不動聲色看了聞近純一眼,表示要留下來品嘗一下她今日的大宴。

倒也無所謂掩飾身份,偏巧兩個太監都是新進人手,都不認識他。

此刻對著聞近純的大菜,不知怎的更沒食欲,還不如早上的河魚鍋貼讓他有期待感。

那啥熊掌,黏嗒嗒的,惡心。

麅脊駝峰,隱約有一絲處理不夠到位的腥氣。

大王八只能算是個看盤,為了皇家氣象穿鑿附會,形象實在敗人胃口。

甜食略嘗了嘗,做得還算精細,但略有些膩。

不算差,但比禦廚也沒強哪去。最關鍵的是,總覺得在三水鎮吃的那道河魚鍋貼,有種隨意而又天生的靈氣,之後那道,就算味道相似,一模一樣便顯得刻意。

這種靈氣,目前所有的菜,也沒有。

如果他沒感覺錯的話,河魚鍋貼如果再做第二次,絕不會是和第一次一模一樣的風格。

燕綏的眼神,緩緩掃過花園裏所有的席面,以他挑遍東堂名菜的刁鉆,他直覺,這裏所有的席面,都沒有近似河魚鍋貼風格的。

本來倒也無所謂的事,現在吃不對了,反而有些心癢了。

河魚鍋貼,你在哪呢?

*********

陽傘下,唐瑛神色滿意,緩緩點頭。

諸大德依舊一只眼睛看聞近純,一只眼睛看自己帶來的燕綏。

良心說,這菜已經很不錯,連他都忍不住多動了幾筷子,怎麽這位那表情,好像這些都是毒藥呢?

更過分的是,挑起那備受贊譽的熊掌時,對著那拉長的粘汁,他那表情……熊看了會哭吧?

諸大德眼睛對外一掃,忽然微微一怔。

外頭那些賓客,雖然贊譽不絕,但神色間明顯有些為難。

諸大德以前在王府也管過膳食,目光一掃,便明白了其中關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