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7頁)

原主的記憶裏,並沒有太多關於先帝時期後宮的內容,只因當時所有的皇子們大婚之後都搬出了皇宮,包括謝晝在內。

也就是說,在謝晝重新回到皇宮之前,這偌大的宮廷,對於原主而言,完完全全是陌生的,最多也就是逢年過節來請安一番。偏太後還是那種軟弱低調的性子,幾乎不會主動召她入宮。因此,原主對當時後宮的情況是兩眼一抹黑的。

唯一知道的是,先帝的後宮很不太平。

看謝晝的兄弟姐妹就知道了。

謝晝的親姐妹全部,沒有一個活到了現在。無論她們是遠嫁和親,還是留在了京城裏招駙馬,到如今就是團滅的結果。

兄弟們裏面,過得好的也就是謝晝的同胞弟弟翊親王了。像比如說,已經將爵位傳給世子的康老親王,但他其實是謝晝的叔叔,也就是先帝的兄弟。還有睿親王、恭親王等等,他們皆不是謝晝的親兄弟。

除了翊親王之外,謝晝的親兄弟裏存活下來的,爵位最高也就是郡王,甚至還有貶為平民、送去守皇陵的。當然,比起那些死去的人,這些人起碼還活著。

但問題就在於,先帝一共有十七位皇子十一位公主。

連帶謝晝和翊親王謝晨算在內,尚在人世的,僅有五人。

要說那些死去的人裏面全部都是非人為的,傻子才會信吧?

安雪蓮是沒從原主的記憶裏得到太多關於先帝時期後宮的內容,但單憑這些,她已經大概的猜出來了,當時的後宮有多兇險。當真就是勝者為王,敗者……涼了。

“兒媳給太後請安。”

進入永壽宮,安雪蓮又一次看到了太後,忽的理解了為何太後這般不喜後宮,外加謝晝連勸都不勸的原因。

唯一讓她不解的是,先帝到底是怎麽想的,才會由著人將整個後宮攪合得翻天覆地。

他圖什麽?

安雪蓮是借著來給太後請安的由頭過來的,可她既然都過來了,肯定不能就光為了請安。好在,太後看起來似乎也有話要說,這档口已經命人上了茶水點心,同時也讓安雪蓮坐下說話。

“皇後,這次哀家還是不打算長住,大概最多三五天吧,到時候就回皇莊去。”

安雪蓮很想知道,太後到底是對後宮有多厭惡,才會在提到皇莊的時候,用的是“回去”這兩個字?她怕是從來沒將皇宮當成過自己的家吧?

太後王氏,【戒備-10】。

因為在謝晝登基之前,原主都是住在潛邸中的,並不曾跟太後有太多的機會相處。等謝晝登基之後,太後就三不五時的離開後宮,加上原主一度病重,直接導致倆人成為婆媳十多年了,卻仍然陌生得很。

安雪蓮敢說,她倆還沒她跟太子妃來得熟悉,哪怕太子妃嫁過來才一年多時間。

放下了戒備的太後,面上的神情倒是放松了不少,又聽到安雪蓮勸她在宮裏多留幾日,只笑著搖頭推拒:“這後宮有什麽好的?在這裏困了幾十年,哀家這一生中最美好的光陰都浪費在這裏了,以前是沒法子,如今皇上寬容,當然是要趁著還能走走看看,去外頭逍遙一陣子。”

安雪蓮不好問得太直白,畢竟僅僅是消減了十點戒備,並不代表太後就對她報以信任了,偏她還沒學會怎麽委婉的問話,一時間就有些懵,只能順著話頭繼續勸。

“其實後宮也挺好的,兒媳去年弄了個湯池,冬日裏泡個湯,整個人都松快多了。便是如今,去裏頭泡一下,也很松松筋骨。”

“知道了,哀家知道皇後是好意,不過這後宮啊……”說到這裏,太後忽的停頓了一下,無論是神情還是目光,都透著一股子濃濃的悲哀。

就在安雪蓮以為她不會再接著往下說時,太後又開了口。

“你們攤上了好時候,不像先帝那會兒內憂外患的,想做個事兒都要瞻前顧後思量好久。往往一個事兒從想做到開始計劃,再到開工、完成,要過去好久好久。先帝當時還跟哀家說,等咱倆年歲都大了,就將位置給晝兒,再一起遊山玩水,過一個悠閑的晚年。”

安雪蓮有點兒懵。

跟說好的情況不一樣啊!

她一直認為,先帝跟太後的關系並不好,當然興許曾經有好過一段時間,畢竟就算是反目成仇的夫妻,那也極有可能有過一段蜜月期的。但聽著太後的話茬,似乎她對先帝完全沒有任何的仇恨。

可先帝不是一意孤行的將太後所出的嫡公主送去和親嗎?明明還有其他人選的,偏就非要嫡公主去,太後真的不恨?

安雪蓮對太子沒什麽感情是因為她不是原主,可一個母親真的能原諒對她親生孩子下手的人?饒是安雪蓮好了,真要是有人害了太子,她興許不會太傷心,但絕對會選擇打擊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