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4/6頁)

就仿佛,有些人十年寒窗苦讀,是為了一朝光宗耀祖。也有人他苦讀的目的就是為了當大官。當然,也有那種舍己為人的,一心希望自己有天能為一方百姓謀福。

探花郎的情況跟其他讀書人不太一樣。

其實,盡管安雪蓮等人都覺得他出身貧寒,實則壓根就不是。人家是耕讀之家出身的,家裏有良田千余畝,打小也是有仆從伺候的,跟貧寒就扯不上什麽關系。

當然,在勛貴圈子看來,良田千余畝可不就是出身貧寒嗎?

但事實上,探花郎打小就過著錦衣玉食的好日子,他之所以一心苦讀,完全是因為小時候家裏請戲班子為老太太祝壽時,唱了一出書生高中尚公主的折子戲。

戲的內容可想而知,無非就是貧寒出身的書生如何用功苦讀,最終得以金榜題名,又因一表人才被皇帝看中,特點為了駙馬爺。

又因為是折子戲,當時他家老太太點的就是駙馬迎娶公主那一段,反正就是敲鑼打鼓熱鬧非凡。又因為請的是縣裏極為有名的戲班子,扮演公主的小花旦扮相極為漂亮,令當時尚且年幼的探花郎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

從那之後,他就開始埋首苦讀,一心想當駙馬爺。

當然,他家裏人還是非常支持他的,哪怕不知道他心中的想法,還是為他請了名師,甚至在他年紀輕輕中舉後,卻斷然拒絕送上門來的好親事,也完全不惱,只道哥兒心裏自有章程。

他有什麽章程啊!

他就想尚公主啊!

自然,最終結局不太盡如人意,他是高中了,可惜中的是探花。不過,探花郎雖比不上狀元,但考慮到狀元今年都快四十了,他受到的關注一點兒也不比狀元少。

隨後他就跟皇上慎重的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謝晝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好脾氣的,哪怕有人當眾求娶他姑娘,他也完全沒有氣惱,只是哈哈一笑,表示公主尚且年幼,倆人不合適。

再之後,探花郎就迎娶了皇後的娘家侄女安嫻。

……

安母詳細的說了當日的事情,隨後帶著滿臉哭笑不得的神情,頗為無奈的道:“嫻兒夫婿那日從宮中歸來就病了一場,好在他年輕底子也好,倒是沒什麽大礙。後來嫻兒也問了他究竟出了何事,他說他終於見到了苦戀十幾年的公主,沒想到公主她……”

得虧安嫻不是那種愛吃醋的人,不然換個醋壇子,又是一場風波。

不過,最重要的是,無論是安嫻本人還是安母她們,都是見過大公主的。

最近是啥樣子不清楚,但以前總是見過的。

印象中就是胖嘟嘟的小娃兒,哭起來超大聲,還是那種仰著臉張著嘴眼淚鼻涕一起下來的嗷嗷大哭法。

安嫻表示,自己不想跟個小屁孩子吃醋。她甚至還當個笑話跟娘家人分享了,還道要感謝大公主,讓探花郎終於放棄了那不切實際的幻想。

“……他見到了大哭的大公主?”安雪蓮突然開始心疼這倒黴孩子了。

講道理,大公主並不是那種胡攪蠻纏的孩子,但她就是個正常小胖崽啊,誰家這個年紀的孩子不都是貓嫌狗厭的?而且她親娘受寵又有地位,謝晝雖然對太子他們要求格外得嚴苛,但對大公主是全無要求的。

種種緣由加在一起,就直接導致了目前這個慘劇。

安雪蓮腦補了下那場面,深以為對於探花郎而言,只怕是不亞於五雷轟頂,相當於是直接正面承受了整個世界撲面而來的森森惡意。

這算是偶像失格嗎?

可惜,大公主完全沒有丁點兒的偶像包袱。

太慘了,真的是太慘了。

等安母離開後,安雪蓮第一時間告訴了雅妃。

雅妃:…………

噢,那還真是很抱歉噢!

可惜的是,雅妃的同情心比安雪蓮還少,她完全不同情那個惦記自己閨女的倒黴催,反而有些忿忿不平。

安雪蓮不得不提醒她,人家才沒惦記她閨女,人家惦記的只是公主殿下。

雅妃鼓著腮子幫很是不高興:“我家嫣兒可好看了,長大以後會好看的。”

安雪蓮斜眼看著她,心說你不覺得你這話前後矛盾嗎?

“罷了,不說這個了。今年中秋怎麽安排的?你會不會登台獻舞?”回憶了一下往年中秋,安雪蓮記憶裏,好像大辦的幾次都是謝晝點名的,可顯然今年並沒有。

雅妃遲疑了一下,問道:“太後娘娘怎的還不回宮?”

“中秋前一日回。”安雪蓮頓了頓,不太可能的說道,“月底就是二皇子大婚了,太後應該會待到大婚後再離宮吧?”

聽了這話,雅妃面露不快:“太子大婚,太後娘娘都不曾回……”

“太子大婚是三月底,那會兒天氣還偏冷,再說太後素來都是八月回宮的。”安雪蓮知曉雅妃這是在替自己抱不平,沒直接指責她,而是用眼神讓她慎言,“況且,太子大婚後仍住在宮裏,二皇子大婚後卻是要離宮開府了,時間又正好安排在中秋之後,太後參加二皇子大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