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210(第5/6頁)

蘇子都欲哭無淚,“十一兄留我在長安,讓我好好保護公主,長安有任何異動,都要一五一十地告訴十一兄。”

“可你是怎麽做的?皇太孫監國少說也有大半年了,你倒是好,瞞得滴水不漏。段毅呢?他什麽時候也跟你一個鼻孔出氣了?!”

蘇子喬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自從皇太孫監國之後,他們前線要什麽有什麽,糧草裝備源源不斷,附近的州府也十分配合。他知道這些事情有可能是太平在長安周旋的結果,可他沒想到太平居然攝政了。

面對蘇子喬的怒氣,蘇子都覺得自己很無辜,只好十分艱難地跟蘇子喬解釋,“我和段毅是想跟十一兄說的啊,可是公主不讓啊。她說十一兄在外打仗,生死一線,不能再讓您分心。”

蘇子喬:“……”

蘇子喬緩緩放開了蘇子都的衣襟,“長安到底發生什麽事情,你給我說清楚了。”

蘇子都整了整衣襟,才跟蘇子喬說起事情的始末。

其實沒什麽好說的,就是因為聖人專寵張氏兄弟,放任他們禍亂朝政,就連邊境之事也想要插手,這令張柬之為首的一批老臣心生不滿,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發動宮變。

宮變之後,張氏兄弟被收押大牢,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被軟禁在府中。

皇太孫年幼,不堪重任,狄仁傑和張柬之等人本想建議聖人將昔日的雍王放出,令他輔助李天澤。再三思量後,還是打消了念頭。

如果雍王不能攝政,那皇太孫該如何是好?就在群臣猶豫不決的時候,薛紹忽然說道:“皇太孫與太平公主感情甚篤,若皇太孫和諸位在軍國大事上有無法決斷的,何不聽一聽太平公主是如何想法?”

大理寺卿一言驚醒夢中人。

太平公主是由高宗皇帝和當今聖人親自調|教的公主,年少聰穎,高宗皇帝在世時,曾與大臣戲言,放眼朝堂,策論能與太平公主相提並論者,屈指可數。

想想這些年聖人即位後,太平公主在幕後做的那些事,哪一件不令人稱道?

考慮到如今正和吐蕃交戰,大明宮的政變除了讓聖人交出政權之外,其余的事情一律都沒改。

聖人仍舊住在長生殿,監國的皇太孫還是住在東宮。

蘇子喬聽完事情的始末,再也待不住了。他把幾位副將找來,交代了他們一些後續的事宜之後,就帶了一隊親兵連夜離開西域。

他的公主在長安,經歷了許多的事情。

蘇子都輕描淡寫的寥寥數語,誰能想到其中的種種兇險?他的公主這麽鋌而走險,與張柬之等人聯手逼宮,是為了他。

那是一個明月高掛的夜晚,長安城中已經禁宵,城門緊閉。

城墻之上的守衛遠遠看見一隊輕騎在月光下疾馳而來,連忙讓人去稟報首領,同時全員戒備,架好了弓箭。

幸好收到下屬稟告的首領認出了來人手中的令牌,忙不叠地放行。

城門一開,一隊輕騎絕塵而去。

守衛目瞪口呆,問首領:“那是什麽人?竟有通行的令牌?”

那首領敲了敲守衛的腦袋,沒好氣地說道:“那是太平公主的駙馬都尉,討伐吐蕃的行軍大總管蘇子喬。”

蘇子喬幾經周折,回到公主府。

公主府大門緊閉,他想了想,沒敲門,誰也沒驚動,就找了個角落**進去。

公主府的一切仍舊如同他離開時的模樣,他的公主獨處時,依然不愛有人在屋裏。

蘇子喬進了蘅蕪苑,便看到他的公主靠著臨窗的軟塌上。

月光下,穿著霜色常服的公主手裏拿著冊子,神情若有所思。

她還是分別時的模樣,清艷無雙,風華絕代。

蘇子喬愣在了原地。

此時,靠著軟塌的公主似有所感,擡眼看向他所在的方向。

李沄見到了蘇子喬,微微一怔,隨即朝他露出一個動人的笑容。

“自從子都去了西域後,我便想著子喬會在哪一天回來。”

公主的聲音仿若天籟,蘇子喬怔怔看著她,啞聲問道:“我讓公主久等了嗎?”

李沄站起來走過去,在蘇子喬的跟前站定。

她的眸子落在蘇子喬的身上,近乎貪婪地打量著他,一路風塵仆仆,他瘦了,臉上有風霜之色,可依然是她日思夜想的子喬。

李沄擡手,輕輕觸碰他的眉眼,溫柔笑道:“是等了一些時日,可算是把子喬等回來了。”

他在邊疆守護國土,保護著這片有她的山河。

而她在長安,是他堅不可摧的後盾。

她穩定了宮中的局勢後,一直在想著他,等著他。

蘇子喬望著眼前的李沄,神情動容。

這是他的公主,在他的懷裏,她時而任性調皮,時而又溫柔多情,她是天之驕女,也是他的解語花,是他此生唯一眷戀的溫柔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