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庶子1(第2/6頁)

靳家是書香世家,最盛時出過大學士,只是家族衰退,子孫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靳承這一代,能順利進入仕途的只有他一人,其它的旁支都去做了別的謀生,沒什麽拿得上台面的了。

因此靳承一直在官場營營芨芨,希望能重振家族,終是讓他在四十歲這一年當上了工部侍郎,朝中重臣,可是他也知道他的本事,最多再升個尚書職位就封頂了,因此對唯二的兩個兒子給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能比他爬得高。

靳家原本也不只兩個兒子,大公子是二姨娘所出的庶長子,長到六歲夭亡了,二公子是王氏所出的嫡子,現今十七,已有秀才功名在身,三公子是三姨娘所出,滿月後就沒了,四公子五公子是四姨娘所出,是雙生子,長到三歲時落水身亡,六公子便是原身,是六姨娘所出的庶子,年十六,未有功名在身。

公子只活了兩個,倒是姑娘都養活了,且都嫁了人。

在靳家這個兒子存活率低的環境下,原身能平安長大,全靠六姨娘有手段,六姨娘長得並沒有多美,但十分聰慧,會藏拙,別看她先前在兒子面前說得義憤填膺,到了王氏面前那就跟個鵪鶉似的,說話都不敢大聲,而且一直以來都將自己當作是王氏的奴婢一般,每天早晚親自伺候她的起居,對王氏惟命是從,讓王氏對她放松了戒備。

而且她選在王氏產子後不久懷孕,也是為了讓王氏分不出心來對付她,讓她順利生下孩子,懷孕時一直讓王氏以為她懷的是個女兒,等生下來是個兒子,她看都沒看一眼就讓人送到了王氏屋裏讓王氏養,王氏剛生了嫡子,哪會去養庶子,便又送還給她,讓她自己好生養著。

饒是如此,她也每每帶兒子去王氏院子裏伺候,教得兒子十分親近王氏,還越過她這個親母去了,王氏心裏別提多舒坦了。

原身能活下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王氏想擺脫自己的嫌疑,要是府中的公子都活不成,只有他的兒子活下來,大家一定會懷疑是她這個嫡母在背後做了手腳,到時候唾沫都能將她淹死,要是一個庶子活下來了,那就不會有人說什麽了。

而且原身在六姨娘的教導下,表現得平平無奇,雖然滿腹才學卻屢次不第,讓王氏覺得哪怕活下來也是廢物,更是放心了。

原身雖然滿腹才華,但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心性已經扭曲了,特別是王氏將嫡兄將看不上的姑娘定給他為妻時,他心中長期壓制的怒火就蠢蠢欲動了,最後真正嫁過來的又不是真正的嫡女,而是一個從小沒娘放在正室名下的庶女,他便壓制不住,將所有的怒火和怨氣都發泄在了妻子身上。

原身的妻子關紫兒是關家的庶七姑娘,從小喪母,夾縫中長大,是關家最不出眾最不得寵的姑娘,之所以能嫁給原身是幫著嫡姐替嫁的,她覺得她能嫁給丈夫是天大的福氣,因此對這門親事充滿了希冀。

誰知成親後,丈夫卻對她厭惡至極,幾乎不怎麽在她那留宿,倒是與院中的丫頭們攪和在一起,還生下了庶長子。

她雖傷心卻一直包容著丈夫的一切,哪怕最後丈夫以無所出為由將她休棄,她也不曾怨恨過他。

原身不知道的是,他對關紫兒所做的一切正和了王氏母子的心意,就連原身休棄關紫兒也是母子二人暗中出的力。

休棄原配,將生下長子的妾室扶為正室,原身以為有子萬事成,決定不再藏拙,拿出真憑實學來考科舉,也是那時候,原身的才學被王氏得知,王氏見庶子才學在嫡子之上,決定不再容他。

禮部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禮、學校及科舉,王氏讓身為禮部尚書的兄長暗中動手腳,調換了原身和兒子的考卷,結果原身在考舉人的科考中落榜,而後再考也是同樣的結果,不知實情的原身大受打擊,一蹶不振,正在這時,他又得知兒子並不是他的,一怒之下殺了兒子和妻子,鋃鐺入獄。

接著,六姨娘也被人發現與人通奸,被浸了豬籠。

原身入獄後不久,死在了獄中,靳家人覺得他辱沒了門楣,不肯替他收屍,任由他的屍體被遺棄在亂葬崗,最後替他收屍的是關紫兒。

被休棄的關紫兒被關家除名,只能獨自住在山林中獵戶留下的破舊茅草屋裏,吃糠咽菜,淒苦的過了半生,最後在一年冬天,大雪紛飛的夜裏,積雪壓垮了茅屋,被活活砸死。

原身死後才知道了所有的一切,他恨極了王氏母子,覺得愧對母親,更對不起關紫兒,他希望人生能重來,讓王氏母子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應用的代價,讓母親能風光的活著,能給關紫兒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靳磊這次有三個任務,第一,讓王氏母子付出代價,第二,讓母親六姨娘能風光的活著,第三,給關紫兒幸福美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