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頁)

裴月明真的無奈,但也只好點頭了,“好吧。”

雖然她心裏明白,此不會不同彼不會,又不是讀書寫字,觀念不同,和學是沒聯系的。

但也只好先應了,不然他還有得折騰。

“別生氣了好不好?”

不好!

蕭遲大約心裏也是明白的,心裏難受極了,無處宣泄,最後重重吻住她的,兩三下扯了她衣裳,狠狠地入了她。

裴月明存心哄他的,很配合,他竭盡全力,很狠,弄了好幾回,最後完事她實在撐不住了,趴在枕上就睡了過去。

蕭遲喘著,將她摟著懷裏,緊緊箍的,他也不想梳洗,手摩挲著她的臉頰。

她微微皺著眉,實在吃力了。

蕭遲伸手,給她輕輕揉開。

她睡了過去了。

可他卻毫無睡意。

酒意化作汗水都出了,人也冷靜下來,貼著她的臉,感受著她細細的鼻息噴灑在他耳側。

長夜寂靜,他就思考,是什麽原因?

什麽原因導致她和其他女子有這麽多的不同?

難道就真的無法改變了嗎?

……

蕭遲變文藝青年了。

白日還好,私下相處的時候,他有點憂郁,時常在思考,怎麽樣才能打破隔閡?

兩人相處間,就不似之前那般親親熱熱歡聲笑語了。

桃紅偷偷說,讓她哄哄殿下唄。

只要她哄一哄,殿下就會高興起來了。

裴月明就嘆了口氣,這回真不是哄的問題了。

況且,他待她一片赤誠,她也不願意騙他。

只能暫時這樣了。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想明白求同存異的道理。

誒。

除了這一點點不和諧以外,其余事情都在有條不紊進行當中。

蕭遲其實也很忙,他和蕭逸指揮著莫縣令,正借著新官上任熟悉情況的借口,正火速對通縣進行摸底。

很快就有了進展。

先是拔除了不少釘子,鎖定了好幾處水道,另外最重要的是,他們找到一個疑似靖王糧倉的線索。

靖王多年來一直都在朝廷的嚴密監控之下的,當然,他也會想隱瞞一些實力的以作出其不意的,私兵不知有沒有,但私糧現在發現了。

這人往泗州通濟渠伸手長達數年,截了差不多二十次的漕糧。

這麽多的漕糧,肯定不能大張旗鼓運回矩州的。

只能屯在外頭,借著商隊一點點往矩州挪,不著痕跡就第一要務。

這麽一來,外面就需要一個糧倉屯糧了。

現在,他們找到這個糧倉的線索了。

似乎在通縣往西的一片山巒裏頭,那邊地形復雜容易藏匿,又水網交錯,方便運輸,可能性挺大的。

蕭遲蕭逸霍參竇廣等人商議過後,認為該探一探,若是真的,打掉這個糧倉非常有必要。

一連幾天,蕭遲都跑外面。

裴月明就沒有去,她得留下來隨時處理暗地裏的事情,縣衙有什麽新進展,就遣人回來告訴她。

王鑒小文子等人也沒去,他們是太監,聲音形態還挺特殊的,會惹人注目,暫時就不出去了,先跟在裴月明身邊伺候。

值得一說的是,王鑒第一天就找了機會和解釋那日的事了。

和桃紅不同,他異常氣憤,罵完盧刺史莫縣令又罵那個姬女,再三描述蕭遲當時的表現,保證他家殿下沒丁點異心。

又罵竇廣,最後連蕭逸也映射了,他叉腰怒道:“說不定啊,是他們嫉妒殿下有娘娘分憂,這是想著離間娘娘和殿下呢!!”

是嗎?

聽到這裏,裴月明忍不住擱下了筆。

其實這年頭,給上位者獻美人這操作太常見了,所以大家都沒覺得有什麽異樣。

但這會被王鑒這麽一帶,她忽就回憶竇廣和牛氏夕陽下的背影來了,她總覺得,竇廣不大像默許這種操作的人。

除非,他是得了什麽暗示或者命令?

她想了想,吩咐:“看馮慎在不在,叫他來見我。”

馮慎很快來了,裴月明就問:“最近竇廣有沒有和蕭逸見面?還有,蕭逸有給他傳信嗎?”

“並無。”

馮慎肯定回答,大約為了避嫌,也以免勾起前事紮蕭遲眼睛,竇廣到了這幾天,安安分分的,從沒特地去拜見蕭逸。

至於蕭逸,他大概也猜到蕭遲會盯梢他,除了往京城送信送折子以後,就前些日子給竇廣傳了一封通知的信了。

那信蕭遲看過,他親眼看著裝封送出去了,他和裴月明說過,並沒寫其他。

至於前者,更是交給霍參一並發出去了。

沒有私下聯系嗎?

裴月明沒再說這事,她想了想,只叮囑道:“我總覺得,這蕭逸不會這麽安分。”

這人焉壞焉壞的。

“你們回頭再留神一下,看有沒有什麽死角是忽略過去了的。”

盯梢盲點什麽的,以免被蕭逸鉆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