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第2/4頁)

但他這人吧,就是個表裏不一的,看看就是了,真信就傻了。

雖然這和他沒什麽關系。

蕭遲皮笑肉不笑,“不如二哥二嫂琴瑟和鳴。”

還有一個霍參,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他識相閉嘴。

蕭遲蕭逸本身各自帶了數百護軍和隨行人員,加上一千禦前禁軍的欽差衛隊,快兩千人馬,還有籠箱車馬等等行李,足十艘大官船才裝得下。

最大的兩艘升起王旗和欽差大旗,自然是蕭遲和蕭逸的座駕,至於霍參,他安排好衛隊,登上第三艘船。

軍旅出身的衛兵,十分有效率,很快就登船完畢,拔錨起航,順水往南而去。

裴月明瞄一眼前面蕭逸的大船,轉身和蕭遲進了船艙大廳。

目前這兄弟兩個,就是同行一隊伍,河水不犯井水的狀態。

進了船艙,總算舒服了。大船十分平穩幾乎察覺不到晃動,不用直接暴曬,冰盆也恢復充裕,擦了汗換了身衣服出來,透心涼十分舒爽。

裴月明吃了半盤子的冰西瓜,放下叉子,問:“四殿下呢,可安置好了?”

這事兒交給王鑒。

蕭綿做尋常打扮,放進一群文書裏頭毫不起眼,就是這麽跟著上路的。

王鑒忙稟:“回娘娘的話,四殿下已經安置好了,就住在第三層最裏頭的艙房。”

第三層,住的都是馮慎陳雲等蕭遲的心腹近衛,既是保護,也是監視了。

這蕭綿身邊伺候的人手也是他們安排的,哪怕他真的是蕭逸這般扮豬吃老虎的人物,也沒妨礙的。

裴月明點頭贊了王鑒一句:“不錯。”

“辛苦你們了。”

“奴等不辛苦。”

王鑒美滋滋,在他家殿下也甚滿意的目光中擡頭挺胸。話說,得娘娘贊許比得殿下贊許容易多了,娘娘滿意,殿下肯定更滿意的。

現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過太多了。

王鑒小文子等人幹勁十足,顛顛兒整理臥室歸置行裝去了。

從沁水往大運河,直接進入通濟渠段。

夏日水漲,鼓足風帆,預計六日內即抵達泗州。

這六日裏,船除了補給淡水就沒停過,和蕭逸那邊也沒什麽交集,蕭遲和裴月明就待在船艙裏補功課。通濟渠泗水段覆船前後的詳細資料,包括現任和歷任官員的履歷,他們都帶來了。

簡而言之,就是漕運船經過泗水段的時候,總愛出意外,官員換過了,通渠費也下撥了,工程完畢後工部也遣人仔細驗收過了。

這個段至誠有補充,其中驗收的一個官員是永城伯府的人,蕭遲叫來問過,能確定是確實挖暢通的,通淤情況河床深度都仔細驗過多遍的。

所以能確定不是天然意外,內裏肯定有什麽問題的。

不過具體的情況,還得到地方才知道。

另一個很值得說說的就是,假竇安的查探有了一些進展。

“建安四年,竇廣過繼了兄長幼子為嗣。同年,其夫人牛氏又從老家接了一個失了怙恃的侄兒,在膝下一並養育。”

當時,竇廣還在京城,還未被貶謫出京。

馮慎稟道:“卑職等尋到舊年竇府一廚娘,得到確切消息的,廚娘已經帶上船了。”

竇廣素來清廉簡樸,並未蓄了一院子的婢仆。每到需要宴客時,就是請外面的酒樓來幫廚。這廚娘和其中幾人因為長期合作且品行觀之不錯,後聘入竇府。

簽的聘契,人是良民,後竇廣被貶出京,就終止契約回家了。

馮慎挖到這人也真的很不容易。

蕭遲道:“帶上來。”

一個五六十年紀,穿著粗綢裙的微胖老婦被帶了上來,一進門不敢往上望,忙伏跪問安。

上首一個清脆的年輕女聲:“不必慌張,此事完了就放你歸家的,你且把你知曉的細細道來。”

“謝貴人,謝貴人!”

老婦回憶著,開始細細講述:“……那時,我在竇府做了五年工了,到了建安二年,夫人還是未能再孕,竇大人便去信一封,然後告假回老家辦了過繼文書,再帶孩子回京。”

裴月明就問:“這是竇安吧?這孩子多大了,是不是有些病弱?”

“是,是是!是有些瘦弱,當年才三歲,不過後面水土不服,大病了一場,這身體確實不大好。”

“這竇公子生得和竇大人有幾分相似的,臉瘦,眼長,不似表公子生得這般好呢。”

這就對上了。

蕭遲裴月明對視一眼,裴月明立即問:“那這個表公子呢?”

“也是那年的事,是秋天吧……是了,是秋天,穿了襖子,但還未曾下雪。”

老婦忙道:“這表少爺生得眉目清靈,又白,很白!”

她不會形容,只連說兩聲生得很好,又嘆了口氣:“可惜就是命不好,父母都沒了,伯姆叔嬸都容不下,病得氣息奄奄,後有人見他可憐,想著竇大人夫婦還沒孩子,就上門來問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