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4/4頁)

六萬塊錢入賬,涼柚貼心的為紀向民準備了兩個帶蓋大玻璃魚缸,可以放在後備箱裏,確保水不會漾出。

這些魚都是秘境魚們的後代,四個小時的車程對它們來說小菜一碟。

關上後備箱,紀向民對自己沒帶走的那些品相仍然心有惦念,忍不住帶著外甥又回到了雜貨鋪。

搓了搓手,紀向民有些不好意思的問涼柚:“涼老板,我是想問一下,你剛剛說這周要開放這些金龍魚的售賣,那你還招人麽?我有十多年的養魚經驗,對這些魚都有些了解,不止能幫您賣魚,還能照顧它們,要不,涼老板您考慮考慮?”

早在紀向民第一次來雜貨鋪的時候,就自薦過想來雜貨鋪上班養魚,甚至可以不要工資,彼時雜貨鋪裏還沒這些小魚,涼柚拒絕了一次。

如今這些魚兒長成大魚,展區又距離前半段大堂太遠,雜貨鋪確實缺一位專門管理金龍魚紅龍魚的店員。

這一次,涼柚沒有拒絕。

紀向民說不要工資也要來雜貨鋪上班,但涼柚怎麽可能違反勞動法,真的不給對方工資。只是跟其他店員相比,紀向民的工資形式有些特殊,按季度發放,且以金龍魚紅龍魚為單位。

一個季度一條魚的薪資,已經是雜貨鋪內目前工資最高的店員了,只因為紀向民不止照顧龍魚照顧的很好,還在漁場呆過幾年,對養魚繁殖都有一套。

如果可以不用秘境,就能有小魚苗,涼柚當然不會過度消耗秘境裏的生物。

雜貨鋪的宿舍又開放了一間,這一次,一間屋子只供紀向民一個人居住,因為他不止人來了雜貨鋪,還帶著他所的所有魚缸來了雜貨鋪。

因為不是手工制品,這一次上新,涼柚沒有在網上發布微博公告,只在魚缸的左右,掛起了一塊塊木牌,上面刻著每一缸魚的品相介紹,以及數據信息和售賣價格。

起初觀賞者們是被魚缸上新增加的物品吸引了注意力,等到看到價格後面的一串零後,才意識到,涼都雜貨鋪好像是上新品了。

雖然不是手工制品,但金龍魚們每條五位數的價格,還是成為了涼都雜貨鋪單價最貴的商品。

而在觀賞者們還沒有發現雜貨鋪上新之前,紀向民就已經利用自己養魚十幾年的廣泛漁友圈子,為涼都雜貨鋪談成了數十筆訂單了。

在收到紀向民發來的圖片之後,加之聽到了涼都雜貨鋪的名字,如他所料那般,漁友們迫不及待的自駕趕來,信不過快遞,都自己開車接走了一條條龍魚。

為了應對紮堆的銷量,涼柚從附近的花鳥市場,采購了數百個帶蓋魚缸,以備顧客們自己挑選帶走。

一條條金龍魚被從魚缸中撈出帶走,偶爾有小魚苗出現,就會被紀向民打撈到一旁的新魚缸中培育,形成了一個循環。

一條魚幾萬塊,單為它配備的魚缸和設備,還有後續的養魚所需,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在金龍魚們過萬的價格之下,大家都自覺地選購一條帶走,都不需要紀向民反復強調限購。

就在顧客們漸漸適應生態海洋展區中間的魚是商品的時候,涼柚在大堂的會客桌後,接待著陌生的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