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吳王回京(第2/2頁)

“三郎的意思是,若是您沒有什麽意見,不如年前就將這門婚事定下來,崔氏那邊只口頭上說了一句,也未曾正式提親,也不知是個什麽意思,娘子過完年可就十六了,正是嫁人的年紀,遲恐生變啊。”

說到婚嫁,其實剛開始邢娘更希望冉顏嫁給桑辰,不管怎麽樣,畢竟是原配的正妻,上無公婆,門第又好,但無奈冉顏對桑辰並沒有那份心思。從蘇州到長安,這麽長時間以來,邢娘把蕭頌的舉動都看在眼裏,他是真正把冉顏捧在心尖兒上,且又會照顧人,能有這樣的夫君,是不是原配又有何關系?一樣是嫡夫人,將來生的兒子同樣是嫡長子,還能得夫君憐愛……世事不可能總是完美無缺。相比之下,桑辰雖然各個方面都很好,卻不見得是個好夫君。

羅氏果然是有這個打算。

冉顏沉默,雖然她這具身體還只有十六歲,但心理年齡已經不小了,她沒辦法把自己真的當做一個青蔥少女,因此說起婚嫁來,也不覺得難以接受,況且入鄉隨俗,這個年紀在大唐正是談婚論嫁的年紀,她也不矯情,認真地考慮起這件事情。

“娘子,老奴聽說有一些家族只把有生育、或者侍奉夫家十載以上的夫人列入祠堂,另外,新婦入門第三日要拜宗祠,拜了宗祠才真正算是夫家的人,蕭侍郎兩個夫人入門都未過三日,還有一位連堂還未拜,興許不能入祠堂。”邢娘揣測道。

新婦過門後,次日要拜見公婆、家人,第二天回門,第三天要主持中饋,還要拜列祖列宗,算是告知祖宗先人家中又添新人。但這是否作為入死後祠堂的條件,每個世家也都各有規矩,並沒有明文規定。

冉顏對此事倒也不太在意,人死了就是兩具屍體,埋不埋在一起、立不立牌位又有什麽關系?主要還是活著的時候。

半晌,冉顏才緩緩道:“是一時熱乎勁兒,還是能長久,眼下倒也看不出來。”

說的自然是蕭頌,他們認識的時間並不久,而且她清楚地記得,剛剛開始,蕭頌對她並沒有多少好感,甚至覺得她的身份並不合適做他夫人,是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轉變,才使他如此盡心盡力……

邢娘沉吟一下,覺得冉顏說得有道理,卻也不完全贊同,“老奴說句不中聽的話,就算是一時熱乎勁也不錯了,娘子趁著這點熱乎趕快生下嫡長子,在蕭家站穩腳跟,後半輩子也就算有著落了,這世上又有多少夫妻能熱乎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