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2/3頁)

陸繹緩步走過來,在床邊半蹲下來,微微擡頭望著她。

短短半日間,兩人卻似經歷了滄海桑田,面容各自憔悴,瞧在眼中,彼此都是心疼。今夏紅著眼圈,只是看著他,胸中千言萬語,卻是連一字都說不出來。

深吸口氣後,陸繹率先開口道:“明日,你還是按原先定下的,隨白鹿回京,好不好?”

今夏點頭,隨之,一滴淚水滑下臉頰。

陸繹伸手輕輕抹去她的淚,輕聲道:“你這樣子,一點都不像一身浩然正氣的六扇門捕快……”

想起兩人在揚州辦案時自己說的話,今夏有點想笑,淚卻落得更急。

“還信我麽?“陸繹問道。

今夏仍是點頭,未有遲疑。

“好!記著我說的話,別怪自己!所有的事情,我都會給你一個交代,只是我需要一點時日。你只要好好活著,不要去想也不要去做任何報仇的事情,對你而言太危險了,明白麽?”他深深看著她,似要將她的模樣看進心底。

今夏點頭。

“答應我了?”

今夏點點頭。

望著她,陸繹微微一笑,持起她的手,輕靠上去,低低道:“我的今夏,有金甲神人護佑,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別院之中,上官曦也在收拾行裝,她的腿傷已經將近痊愈,想和謝霄一起去尋南少林的師兄們。

“你們要走了?”阿銳立在門口。

上官曦聽見他的聲音,收拾行裝的手頓了頓,從包袱中翻出一套玄色衣袍,手輕輕撫過,轉身走向阿銳:“在成衣鋪裏頭買的,不知曉你合不合身?”

阿銳一怔:“是按少幫主的身量買的?那可能……”

“不是,就是按你的身量買的。”上官曦把衣袍交到他手上,道,“我記得你在幫裏常穿玄衣。”

“堂主……”

阿銳不自覺,按過去的習慣喚了她一聲。

“我知曉,只要嚴家還在,你就無法回幫裏……”上官曦頓了頓,問道,“你接下去有何打算?”

“……我打算投軍。”阿銳笑了笑,“和你們一樣,殺倭寇。”

上官曦望著他:“然後呢?”

“然後……”阿銳不知該如何作答。

“倭亂終會平定,嚴家也不會永遠得勢,我在幫裏等你。”上官曦平靜地看著他,就像是素日交代幫務一般。

有熱流沖進眼眶,阿銳強忍住,點頭道:“我記著了。”

次日,百名士兵護送白鹿出了新河城,一路向北。今夏、楊嶽還有楊程萬也隨行回京。

陸繹立在城墻之上,看著隊列漸行漸遠,直至最後消失。

岑福、岑壽一直候在旁邊。過了好半晌,見陸繹沒動靜,岑壽忍不住問道:“大公子,那咱們什麽時候回京?”

陸繹這才回過身來,淡淡道:“你們倆先將淳於姑娘送回去,之後就先行回京吧。我還有事要辦。”

“大公子既然還有事要辦,不如讓岑壽送淳於姑娘,我留下來,有事您也方便差遣。”岑福道。

岑壽忙道:“我留下來,哥你去送淳於姑娘。”

“你們誰也不用留下來。”見岑福還欲說話,陸繹擡手制止,“不必多說,你們回去準備行裝吧。”

岑福岑壽不敢再多言,領命而去。

待他二人走後,陸繹獨自一人又在城墻上站了許久,目光停留在城門前的空地上——他尚記得那日相見,兵荒馬亂,她從沉沉夜色中飛奔而來的模樣……

一切,從今往後,都只能深埋在心中。

他深吸口氣,決然轉身,下了城墻,牽過馬匹,往城中大牢而去。

“我要見這兩個人。”他亮出制牌,拿出一張名單,將其中兩個名字勾劃出來。這張名單上的字是徐渭的筆跡,五日前,他請徐渭將羅文龍當臥底時接觸過的倭寇名單列出來,這些倭寇倒有一大半被關在兩浙各地牢中,有的已處死,有的還在。

他要拿到羅文龍通倭的證據,就要先從這些人下手。

獄卒將兩名人犯押出來,兩人皆是常年混跡,關入牢中時就以為必死,想不到關了許久都未處決他們,現下完全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

“把羅文龍與你們往來的詳細經過說出來。”陸繹也不與他們廢話,把一沓子紙往面前一放,往硯台中滴水研磨。

“大人,一年多前的事情了,誰記得清啊。”一犯人懶洋洋地看著他,“再說了,是不是說了就能把我們放出去?”

“你想和我談條件?”陸繹淡淡問道。

“談條件不敢,可您想從我們嘴裏套出些東西,總得給點好處是不是?”犯人眼尖得很,一看便知曉陸繹不是新河城內的官員。

陸繹微挑起眉,冷冷一笑道:“想要好處,行!”說話間,他站起身來,一手拿了一張紙,另一手端起筆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