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冊 第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2/6頁)

“阿魚,快去看看!”

阿魚點頭正欲上前,這時在他身後卻突然躥出一道黑影,一下就把他手裏裝著百花冠的漆盒搶走了。

阿魚先是一愣,隨即抽出彎刀,大罵著追了出去。我只喊了一句“小心有詐!”,他就已經追著黑影進了一條巷弄。

站在昏暗的大街上,一邊是阿魚消失的巷口,另一邊是打得正熱鬧的乞丐,我忽然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這時候該做什麽。就在這時,道路前方的巷弄裏忽然悠悠地飄出了一盞紅紗小燈。提燈的人是個男子,身材頎長,束發輕衣,腰間沒有長劍,只一枚拖著長長絲線的香囊在夜風中翻飛。

那群乞丐見有人來了,哄地一下就散開了,散開了卻也不走,仍舊虎視眈眈地盯著地上的人。

我往前走了幾步,見地上躺著的是個八九歲大的男孩,被打得鼻青臉腫,卻還死死地抱著懷裏的東西不放。

提燈的男子在男孩身邊停了下來,我以為他會救起那個孩子,可哪知他從腰間抽出一柄嵌滿寶石的匕首丟在男孩面前,便走了。

男孩撿起地上的匕首,掙紮著起身就跑。那群等在一旁野獸似的少年大吼一聲全都追了上去。

我跟著往前追了幾步,那提燈的男子突然轉頭看了我一眼。

長眉、鳳目、淚痣,是他!懷城館驛裏棄酒飲菊的男人!他居然也來到了商丘!

我心中滑過一個念頭,即刻提劍追了上去。

商丘城中橫七豎八全是巷弄,不一會兒,我就把人跟丟了。繞來繞去,好不容易繞回原來的街道,一出巷口,就看見地上兩具乞兒的屍首。其中一具,正是那挨了打的男孩。他腹部被人捅了好幾刀,嘴巴裏、肚子上全都是血,懷裏的東西不見了,匕首也不見了。

“若是你,你會怎麽做?”身後傳來陌生的男人的聲音,我身子一麻,背脊上一股寒氣直沖頭頂。

“你——”

“別回頭,看著他,告訴我答案。”一個冰涼的硬物抵在了我腰間。

我平穩了心緒,譏諷道:“你們齊國來的人就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救人’二字嗎?”

“我的匕首就是我給他的機會。只可惜他太蠢了。你呢,你是個聰明人嗎?”身後的硬物往我腰間深紮了幾分,我深吸了一口氣,冷冷回道:“我會把匕首丟給跑得最快的那個人。”

“哦?你難道不想要匕鞘上的寶石?要知道,你家裏可還有人等著你拿錢救命呢!”男人的聲音裏帶著濃濃的戲謔。

我看了一眼男孩浸滿鮮血的衣襟,轉過頭道:“我懷裏還有其他可以當錢的東西。”

“哈哈哈,果真聰明……”男子聞言仰頭大笑,我察覺身後冰涼之物抵得松了,猛地轉身抽出腰間的伏靈索,“啪”地一下將男子手上的東西打飛。緊接著脆脆的一聲響,一根瑩潤的玉簪霎時粉身碎骨。

“哈哈哈——”男子看著我,笑得越發“得意”。

我打碎了他的玉簪,他得意什麽?!

“你是誰?你故意引走我的人,到底意在何為?”

“我是晉人,我叫趙稷。”男子收了笑容,目光灼灼地看著我。

“趙稷?邯鄲君……趙稷!”

“沒想到,你居然聽說過我。我還以為,在趙家我趙稷的名字是個忌諱。”

邯鄲君趙稷,這麽大名鼎鼎的人物,我自然聽過。如果說,當年六卿之亂是因為趙鞅殺了趙午而起,那麽真正點燃這把燎原大火的人正是我眼前的這個男人。

二十幾年前,於安的父親為趙氏修築了晉陽城,有城必須有民,趙鞅於是命令當時的邯鄲大夫趙午將邯鄲城裏的五百戶衛國人質轉送入晉陽。趙午不肯,趙鞅一氣之下就殺了他。趙午的兒子趙稷為報父仇,擁城自立,是為邯鄲君。中行氏、範氏,兩大氏族皆與邯鄲君有親,因而以誅殺朝臣為名,舉兵攻打趙鞅。這才有了後來為期八年的六卿之亂。

傳說,邯鄲君趙稷是世間少有的美男子,如今看來傳言倒也不虛。趙稷今年應該已出四十,可看起來卻足足少了十歲。

“邯鄲君今日相見,可是受人所托?”我問。

趙稷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卷帶著木檢、泥封的竹簡丟給了我。

我接過竹簡,看了一眼上面的衛國君印後,便笑了:“我原本還打算拿到兩封信後打開來看一看,再決定是不是要交給無恤。如今,既是你邯鄲君親自來送信,這信我也不用看了,直接燒掉就好。”

“你不想知道衛侯和齊侯謀劃了些什麽?”

“想,但這世上沒有人會比你邯鄲君更想見到趙鞅死。利於晉國,利於趙氏的事,你絕不會做。”

趙稷聽了我的話,並沒有反駁,只低下頭微笑著摸了摸腰間的香囊:“小兒,不管是誰把你養大,是誰教你成人,他做得真不錯。”說完,男子低頭吹熄了手中的紗燈,燈火一滅,眼前的人便如一道黑煙消失在了我面前,只余下夜風裏久久不散的江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