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 第二章 樂伎清歌(第4/5頁)

“高東家,今天還是老位置?”引路的少年問。

“老位置,今日不喝梨花春,喝醉曦,上細白骨杯。”

“好嘞,馬上給東家送來!”少年微微行了一禮,小跑著進了右邊的一個小門。

張孟談支開了服侍的四個小婢,駕輕就熟地帶著我穿過長廊、庭院,走進了一處明亮的廳堂。

廳堂之中熏著芳芷香,地上鋪著淡青色的蒲席。屋子的角落裏放了四盞一丈多高的青銅藝人跪俑燈台。張孟談帶著我走到一張靠窗的小幾旁坐下,很快就有六個長相甜美的妙齡女子推開蒙紗的木門,抱了瑤琴走進來。

“你喜歡哪一個,點吧!”張孟談接過婢女送上來的酒壺,低頭看著小幾上的細白骨杯,眼前的六個美人似乎都無法引起他的興趣。

“裙擺上繡澤蘭的那個吧!”我伸手一指,其他五個沒被選中的女孩隨即微微行了一禮,動作極優雅地合上門退了出去。

好一群貌美如花、進退有度的女人啊!那些出身低賤的商人只要在清樂坊裏花上一金,就能感受一番卿家士族的待遇,難怪齊地的教坊聞名天下。

“這齊國有這樣好的去處,難怪各國的男人們來了就不想回去了。”我打量著眼前抱琴的美人,微笑道。

“現在時辰還早,到了晚上這雍門街才是真正的銷魂之所。”張孟談訕笑一聲,只顧低頭飲酒。

“先生要聽什麽曲子?”美人抱著瑤琴走到我們身前跪下,那聲音如清晨枝梢上黃鸝鳥的叫聲,又脆又甜。

“別撫清歌平日撫過的就好。”張孟談擡手一扯房梁上垂下來的一枚金穗子,一層如煙似霧的煙雲紗隨即飄落而下,把撫琴的女孩隔在了紗幕之外。

“嗬,這清樂坊裏難道就只有清歌姑娘一人能入得了先生的眼?”我看了一眼輕紗外滿臉委屈的美人,揶揄道,“那小弟待會兒可得好好瞧瞧,這名動臨淄的樂伎清歌到底有多美。”

“我沒見過清歌的臉。”張孟談把幾碟幹果往我這邊推了推。

“什麽?!”這個回答出乎我的意料。

“清歌的容貌被陳世子買下了,臨淄城裏的男人,除了陳盤之外,沒人能瞧見清歌的臉。”張孟談挑開紗幔往門口看了看,佳人始終沒有出現。

“這就越發奇了,先生怎麽會心儀一個連面都沒見過的女人?”我的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

“我和清歌不是你想的那樣。”

“那是怎樣?”我把身子往前湊了湊,一心要問個明白。

張孟談放下酒杯,右手不自覺地摩挲著被清歌退回來的紅漆小盒:“我喜歡作琴曲,世上也只有她一人能彈到我心裏。有沒有看見臉、有沒有說上話,一點兒都不重要。”

風月之所,不問姿容,知音識情。張孟談這樣一說,我頓覺自己昨夜的玩笑開得過分了。

“昨夜之錯在我,待會兒清歌姑娘來了,我一定替先生解釋清楚。”

“她是喝醉了才說要同我回家的吧;酒醒了,恐怕還要埋怨我。走了,更好。”張孟談拿起酒壺給我滿斟了一杯,“這酒別處沒有,你既善釀酒又通醫理,就一定要嘗一嘗。”

細白的骨杯中,碧綠色的酒液微微蕩漾。那翠色如三月裏最鮮嫩的竹葉,帶著清香,帶著露珠。我低頭輕抿了一口,醇厚綿長的滋味瞬間在口中漾開。

“我只聽說替大禹釀酒的女神儀狄才能釀出碧綠色的神酒來,想不到今天托先生的福,還能有幸喝上一回!”我放下酒杯,感嘆道。

“此酒是清歌所釀,名曰醉曦。”

“醉曦,好名字。”我心生歡喜,忍不住又多喝了幾口。

紗幕之外,一曲琴音終了。蒙紗木門微微一動,一個梳著雙總角的小婢推門走了進來。

“小棗兒,你家姑娘可願見我?”張孟談放下手中的酒杯,一把撩開了垂紗。

外面站著的正是昨晚給清歌駕車的小婢,她笑著給張孟談行了一禮,嬌聲道:“姑娘說昨晚去了不該去的地方著了涼,今日就不見客了,高東家還是請回吧!”

“這位小妹,昨日是我——”我起身想要解釋,張孟談一擡手制止了我:“姑娘真不願意見我?那這盒中的琴譜,她可看過了?”

“姑娘看了,但她說,譜曲的人心思不真,琴音再好也打動不了人心。”小棗兒小嘴一噘,嬌滴滴回道。

“是嗎……她竟覺得這曲子用心不真?”張孟談訕笑一聲,把手中漆盒往小幾上一放,“這琴譜是在下為清歌姑娘所譜,姑娘既不喜歡燒掉便是,不必費心差人送回來。修今日叨擾,先告辭了!”張孟談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欸……小妹,高先生待你們家姑娘是真心的。昨夜都是我不好,是我認錯了人,才引得你家姑娘誤會了高先生。真心人難遇,小妹幫忙勸勸你家姑娘吧!”我抓著小棗兒的肩膀一口氣說完,不等她回應就轉身追出了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