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求策問道(第5/9頁)

蕭禎話語微頓,在雲憬無言的注視下嘆了口氣,接著道:“因母親是雙胞姐妹的緣故,你父親雲濛和郗珣之子郗嶠之生而相似幾分,兩人的感情更是兄弟難比的深厚。雲氏商事遍及天下,你父親雲濛年輕時隨雲氏商旅北上,經塞北認識了鮮卑獨孤氏的女兒獨孤靈,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婦。獨孤靈之姊獨孤嫣,南下探望妹妹時,亦與郗嶠之一見鐘情,從此留在了東朝,是為郗夫人。獨孤嫣笑顏無雙,獨孤靈歌聲清澈,當時人稱‘一笑雙城璧,再歌千明珠’,便是說你母親和你姨母的絕代風姿。”

蕭禎說著往事時,雲憬似乎也是聽得入神,忘記了尊卑,撩袍坐在一旁。四周的紅晶薔薇嫣然璀璨,不禁讓他想起年少時東山郗氏山莊後的那片薔薇林——當年的風光何等明媚,漫山的薔薇花蓬勃盛開,妖嬈爭妍,繁華無盡。他的唇邊忍不住微微一揚,在室中一刹的空寂中,穿透那些悠長模糊的記憶,竟是望去了更遠——仿佛能清晰看到,那些自己從未見證過的往昔,能感受到父輩們少年意氣時的真情摯意,能看見那已然遙遠的昏黃,有人在笑,有人在歌。

蕭禎知他已然心動,笑著道:“你還記得郗嶠之的兒子郗彥嗎?你們二個孩子從小面貌十分相似,常人難以分辨。”

雲憬眉宇間的惘然猛然一斂,目色如霜,微微低了低頭。

蕭禎探究的目光在雲憬五官深處猶疑,低聲問道:“阿憬,你還記得,你的那個兄弟嗎?”

雲憬聽聞此言,突然間想放聲大笑。

何嘗不記得,怎能不記得?他的血液正在自己身體裏流動,他的神思正掌控著自己的大腦——雲憬,郗彥,在八年前那一日,兩人的生命早就融成了一人。世間誰能將他們再分出彼此?

雲憬擡起頭,在蕭禎期盼的注視下,輕輕頷首。

蕭禎笑起來,那笑容的復雜深刻讓雲憬心頭突地一跳。他知道,蕭禎接下去的話,將是他等待千日的契機,卻又會是他意料之外的驚詫。

果然,只聽蕭禎道:“朕就知道,郗氏族亡,仇恨未散。雲濛斷臂絕義,卻是為了臥薪嘗膽,郗氏這個仇,他定會念念不忘,會囑咐雲家的子子孫孫去為郗氏洗刷這個冤屈,是不是?”

滿室灼血的華光中,雲憬的目光平靜得異常。

良久的沉默後,他微微一笑,站起身,對蕭禎深深躬腰,自袖間取出一卷錦書,雙手遞上。

蕭禎迫不及待地打開錦書,閱罷,釋然大笑:“朕知道!朕怎麽會不知道?雲濛許你入鄴都,必然是決定了走這一步。朕當年不敢,朕懦弱十余年,但如今朕悟了,朕也決定了。朕,正需要雲氏的支持。便如四十年前,先帝需要你祖父一般,朕需要你。”

他伸手推開石門,拉著雲憬走上文昭殿,口中連連道:“來,阿憬,瀾辰,朕的白雲之子,朕今日要和你好好談談。”

“朕並非生而懦弱,早年在太子學舍,朕身邊有雲濛、郗嶠之、謝攸、沈崢、趙諧、裴行,還有朕的大哥蕭璋,我們幾人也曾立誓要為東朝立下不遜先祖的功業,要創下亙古未有的盛世。而事實上,他們也都去努力做了——”蕭禎坐在文昭殿的龍榻上,以銘心刻骨的久遠回憶開始君臣之間的密談,“你祖父逝後,你父親說要為朕斂聚天下財富,辭爵回了剡郡東山,專心商事。郗嶠之與朕的大哥蕭璋戎馬從軍,戰功顯赫,說將來要為朕威守四方,更要奪中原,謀天下。謝攸才貫古今,去剡郡任職內史,為朕遍搜天下書籍,襄舉四方名士,攬學治典。趙諧、沈崢、裴行三人留在宮中輔佐朕,備切問近對,拾遺補缺。朕當時雖還是太子,父皇卻放手讓朕做事,本正是雄心勃發的時候,卻未想,十五年前,發生了那場禍事……”

雲憬靜靜坐在一邊,聽到此事時也不禁微闔起雙目,低低嘆了口氣。

往事難堪回首,卻又不能再次逃避。蕭禎揉了揉額,平穩氣息後,才以淡然的語氣往下道:“聞喜裴氏,本是中原一脈,非我江左士族。百年前天下大亂時裴氏不願臣服烏桓胡夷,衣冠南渡,投靠我東朝蕭氏。裴氏能人輩出,幾代重臣,也漸成朝中大族。只是世家大族之間向來有門第之爭,裴氏與武康沈氏姻親交好,卻與當時的高平郗氏、晉陵謝氏格格不入,無論朝上朝下,明爭暗鬥素以成風。郗氏向來是東朝第一士族,謝氏向來是東朝名士的領袖,裴氏日處下風,漸感不忿,十五年前,一怒之下竟率徐州六萬精悍士卒叛變,再次投奔北朝。是以釀成了那場巨禍——”

蕭禎似乎氣力不支,聲音漸漸低沉,語氣也越來越緩慢,雲憬將溫在暖爐上的藥汁倒了一碗遞過去,蕭禎飲了,擡頭見雲憬關切的神色,搖搖頭笑道:“朕無礙,不必擔心。方才說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