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2頁)

就只剩下老四這麽一個繼承人,其他兒子再也挑不出來了,前邊的這些兒子們不行,後邊的小兒子們還沒到能立起來的時候,就算立起來了,也很難服眾。

攆走了十四,康熙斟酌再三,寫了一道聖旨,滿蒙漢三種語言的聖旨都有,極為慎重,讓人放在正大光明牌匾背後。

與其說這是一道聖旨,倒不如說這是一道遺旨,等到他百年之後才會展開,用來公布下一任皇帝。

太子之位,他不能給老四,既是為了防止老四的野心膨脹,也是為了保護他最後一個繼承人,畢竟做了太子的人,在其他兒子那裏就是明晃晃的靶子,誰想要上位,都必須先把這個靶子打掉才行。

******

這事兒十哥是知情的,若不是有十哥跟他裏應外合,也不能瞞過那麽多人的眼睛去,但九哥對於這事兒卻是毫不知情。

四爺聽完了原委,倒是沒有太多的反應,此前他就已經預想過皇阿瑪的選擇了。

若是選擇他,那一些事情辦起來會更為順利一些,若是選擇十四弟,雖然稍稍有些麻煩,但他也是不會與十四弟相爭的,正好繼承人的事兒,也就不用他一人犯愁了。

“既然皇阿瑪已經知情了,那咱們也就不用再通密信了,以後有事兒直接討論就行,不過出海一事還是要瞞著點,讓底下人動靜再小些,現在!在還不是時候。”

如今這樣,已經算是很不錯了,皇阿瑪沒有動怒,老八那邊的人基本上也都散了,往後要做的就是慢慢收服人心。

一件件的事情做下去,人心總是會看到的。

“我也是這麽想的,就是九哥那邊。”胤禎一想到自家九哥,很是有幾分頭疼。

若是擱在上輩子,依著他們兄弟二人的交情,很是沒必要如此煩惱,不過是鬧上幾天的別扭,之後肯定能和好。

但是放到這一輩子,本來他和九哥的交情就所剩不多,更重要的是四哥和九哥之間幾乎要成死敵了,不比四哥和八哥來得少。

他的做法,不光是讓九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四哥做事,而且還讓九哥幫著掏空了八哥的‘家底’,為的也是支持四哥。

如此行徑,倘若他是九哥的話,也必然不會善罷甘休的。

他非得拖著長刀去找九哥拼命不可。

四爺很是理解十四弟這會兒的心情,所以幫著出主意,“這事兒不光你我知情,老十也是知情的,與其讓老九從旁人那裏知道消息,倒不如你和老十商量一下,一塊兒去跟老九說。”

論及兄弟之情,老九和老八之間的感情,應當是比不過跟老十之間的。

有老十在,老九不至於跟十四鬧掰了,就算是記仇,也不會太久。

他就甭去了,否則絕對是火上澆油。

這也是胤禎的想法,他可沒有要一肩挑的打算,十哥也是參與其中的,而且最初忽悠九哥的人那就是十哥,他充其量也就算是個‘罪行’比較大的‘幫兇’,如果主謀只有一個的話,那應該不是他。

胤禎離開雍王府之後,頭一個去的就是敦郡王府,這事兒宜早不宜遲,九哥雖然不怎麽關注朝堂,在朝堂上也沒有幾個能跟九哥通風報信兒的人,但就怕中間有個意外。

他跟十哥,還是早點兒去請罪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