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頁)

康熙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萬壽節上,五十五歲的德妃被冊封為德貴妃,成為宮裏頭唯二的貴妃。

宮裏的另一個貴妃,是佟家的小佟貴妃,沒有生養,也沒有宮權,雖然位居貴妃之位,但並不敢跟四妃相爭。

跟如今的德貴妃比起來,更是一丁點優勢都沒有了,位份兩個人是一樣的,但德貴妃有封號,佟貴妃並沒有。

在康熙六十一歲的這一日,德貴妃就是康熙後宮位份最高的妃嬪了。

這份聖旨來得突然,在此之前一丁點的消息都沒有。

穩重如德貴妃,在接旨的時候也忍不住激動落淚。

胤禎跟著跪在後頭,皇阿瑪要擡舉額娘,直接給了一個貴妃之位,看上去是挺大方的。

不過作為額娘的兒子,他還是希望皇阿瑪能夠再大方一些,若是能直接給一個皇後之位,那接下來的一切可就名正言順了。

去掉一個八爺,就只剩下四爺和十四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不管是哪一個更得皇上青眼,那曾經的德妃,如今的德貴妃,都會是將來最大後宮的贏家。

皇上一直都把自己的偏心明晃晃的擺在面上,德妃在眾人看來雖然不如皇上那麽明顯,但也並不是分毫未露。

在長子和幼子當中,這些年來德妃明顯更偏愛幼子。

這也並不奇怪,一個是在別人膝下養大的孩子,一個是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按理都應該是跟後者更親。

德貴妃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額娘,這麽多年確實是待十四比待四爺更好。

如果兩個兒子裏非要選一個,眾人眼中的德貴妃,大抵會選擇十四,就連康熙也是這麽認為的。

在老四和十四之間,他還沒想好到底選哪一個,但十四在朝堂上的權勢是明顯不如老四的,他把德妃冊封為德貴妃,一方面是為了以後鋪路,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平衡這兩個兒子之間的關系。

德貴妃肯定是向著十四的,後宮與前朝息息相關,十四在前朝上不足,在後宮也能稍稍補充些。

剛剛被冊封的德貴妃,在激動落淚之後,倒是很快穩住了,一方面是她心性如此,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前段時間,她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將來。

老四也好,十四也好,還能爭大位的皇子就只剩下她生的兩個兒子了,那將來的太後之位還不是妥妥的,就算不看將來,只看眼前,宮裏的人也對她比以往更加客氣了。

至於這兩個孩子裏到底是誰,她原先肯定更希望是十四,但是這兩年……還是老四更合適些。

十四壓根就沒有這個心思,這哥倆的關系也比外人看到的要好得多。

說起來這兄弟之情也挺玄乎的,早些年的時候兩兄弟幾乎都快成仇敵了,這兩年卻是好到幾乎要穿一條褲子了。

十四還總是在她面前說老四的好話,一開始是拐彎抹角的去說,後來就直接多了,從宮外捎一份點心過來,都得提一提老四,把功勞算在老四身上。

這兄弟倆的感情處成這樣,她反正是沒什麽好愁的了,誰當太子都好,還是留給皇上去犯愁吧。

******

哪怕把那麽多兒子都折騰廢了,已經六十一歲的康熙,還是不想立太子。

所以才會尋求老四和十四之間的平衡。

只可惜這兩個都不怎麽按常理出牌,尤其是年紀更小的那個,這一天天的,都不知道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麽。

十四這段時間確實挺受矚目的,甚至已經超過了自家四哥,誰讓跟四哥結仇的人比較多呢,他年紀小,入朝沒多少年,辦的差事少,得罪的人也少,更重要的是他曾經跟過八哥。

如今八哥倒了,跟在八哥身後的那些人,也不是都進去了,總還是剩下了……很大一部分的,剩下的這些人裏,有人心灰意冷,不打算再摻和這些事,也有人是準備吊死在八哥這棵樹上,不打算另擇明主,但更多的都還是想要另找一處靠山。

這些人不敢去找四哥,就只能奔著他來了。

其中甚至還有十哥。

“皇阿瑪沒揪你和九哥的錯處,已經是逃過一劫了,這個節骨眼兒上,十哥你就消停點吧,別讓皇阿瑪把你揪出來,你也學學九哥。”

什麽從龍之功,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皇阿瑪狠起來,壓根就不會顧及什麽父子之情,十哥這也算是僥幸逃過一劫,何苦再跟著摻和呢。

十爺擺擺手,“我知道十四弟說這些話是好意,不是好兄弟,誰會說這些掏心窩子的話,我之所以來見你,就是想著給我和九哥找條退路。”

十四抿了抿唇,還好兄弟呢,上輩子他們確實是好兄弟,這輩子就不能完全算是了。

“你跟十哥說句老實話,有沒有打算爭那個位置。”

“沒有。”胤禎老老實實的道,“我沒打算跟四哥爭那個位置。”